更多
2010-01-03
26 瀏覽
為了買丹麥土司跑到SOHO,腦中想著如果幸運,還可以請日本老闆介紹他覺得好吃的拉麵店,但元旦果然對日本人相當重要,店門深鎖。於是在SOHO周圍打轉,想要找一間覺得還OK的餐廳試試。但平日路過有興趣的大多客滿,大力女王又對我不經意說出「吃拉麵好了」這句話念茲在茲,還揚言找不到就要去信德中心吃我最沒興趣的連鎖拉麵,只好再來到「築地」。以前就試過築地,上次亦是為了拉麵而來,但只覺得普普通通,於是也超過一年以上沒來。門口的招牌與上次來時明顯華麗許多,推開門一樣見到一位年輕師父站在壽司檯內。非上班時段的結志街人並不多,店裡僅有四位妙齡少女嘰哩呱拉的開心聊天。我們挑了最後面靠近廚房的位置坐下,座位依然是小小巧巧,椅子是沒有靠背、坐久了會不舒服的,不過餐牌有重新設計過,讓大力女王保持一樣的習慣,繼續把餐牌當作小說一樣慢慢看,我則是透過壽司檯的門縫觀察,壽司檯內的地面還蠻乾淨。服務生妹妹很勤快,不停替我們斟上暖呼呼冒著熱煙的日式麥茶,可惜茶味有點淡。大力女王點了用店名當菜名、應該是店裡招牌的「築地拉麵」,端上來的賣像與餐牌上的照片相差不多,有香菇、日式炸豬扒、糖心蛋、日式叉燒、鳴門卷、海苔、紫菜等,相
於是在SOHO周圍打轉,想要找一間覺得還OK的餐廳試試。但平日路過有興趣的大多客滿,大力女王又對我不經意說出「吃拉麵好了」這句話念茲在茲,還揚言找不到就要去信德中心吃我最沒興趣的連鎖拉麵,只好再來到「築地」。
以前就試過築地,上次亦是為了拉麵而來,但只覺得普普通通,於是也超過一年以上沒來。
門口的招牌與上次來時明顯華麗許多,推開門一樣見到一位年輕師父站在壽司檯內。非上班時段的結志街人並不多,店裡僅有四位妙齡少女嘰哩呱拉的開心聊天。
我們挑了最後面靠近廚房的位置坐下,座位依然是小小巧巧,椅子是沒有靠背、坐久了會不舒服的,不過餐牌有重新設計過,讓大力女王保持一樣的習慣,繼續把餐牌當作小說一樣慢慢看,我則是透過壽司檯的門縫觀察,壽司檯內的地面還蠻乾淨。
服務生妹妹很勤快,不停替我們斟上暖呼呼冒著熱煙的日式麥茶,可惜茶味有點淡。
大力女王點了用店名當菜名、應該是店裡招牌的「築地拉麵」,端上來的賣像與餐牌上的照片相差不多,有香菇、日式炸豬扒、糖心蛋、日式叉燒、鳴門卷、海苔、紫菜等,相當豐盛。
可惜多數火候都不佳。炸豬排太老、日式叉燒太肥太老,最重要的是大力女王整餐都一直在念著:「湯怎麼不夠熱呢?湯頭的味道還不錯,但是怎麼會不夠熱呢?」
我則點了「海鮮拉麵」,送上來的賣相與餐牌上的照片則是相差頗多!餐牌上的海鮮整個是滿出來的,但眼前這碗拉麵的海鮮多數都沉沒在湯中,賣像大打折扣。
海鮮種類相當繁複而豐盛,有蝦、鮑魚、烤扇貝、蟳味棒、章魚、花枝、鳴門卷等等,但是依然是火候不佳。
蝦燙的太老而乾身;鮑魚與花枝都韌了點;扇貝烤過應該更有口感,但入口卻覺得過於鬆散;章魚咬勁不夠;最糟糕的是蟳味棒外熱內凉。
麵的口感不錯,夠彈牙與爽口,湯頭的味道也融合的剛好,應該是以豬骨為湯底,有點奶味與白味增。但很奇怪的是真的不夠熱,可能是買調理包來加熱,而非店家自己下去熬的(純屬猜測)。
最值得一讚的是拉麵必備的「豆芽菜」,很細心的去頭去尾,留下最有清脆口感也是最好吃的部分。
最後送上沒有什麼菇的「什菇炒野菜」。很不吝嗇的放上大量柴魚片增添香味,但掩蓋不了高麗菜有土味、葉莖過大而不脆,而且也是炒的過老。
炒的過老是沒辦法的,因為這個高麗菜應該不是什麼上等貨色,必須要炒的久,葉莖才會變軟。
中、上環哪裡有好吃的拉麵店呢?不禁讓我又開始懷念台北舊公司附近,隱身在巷弄之內的「九九拉麵」了!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