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0-02-24
19 瀏覽
聽聞呢間韓燒乃銅鑼灣最出名的,而在嚴寒食韓燒應該係好暖身。事後覺得係呢到食完真係幾熱,但唔係來自食物本身而係來自呢間野啲垃圾服務。去完呢到食真係一肚火。一行三人本來book咗八點,但七點半去到,同門口一個鄉音知客講,佢幾囂張地話可唔可以轉,“八點就八點,冇得轉”。眼見入面只得六成滿,咪同佢講“依家攞籌咪得囉”咁佢至畀籌。攞完籌只是等咗一分鐘就有位。!呢個知客帶咗我地去坐一張細檯,其實我地又冇所謂,只不過佢幾操控地要求我地將公事袋放在指定位置,當然冷得聽她的。最可惡是她一輪嘴又話坐定不能轉位,一時又話快決定食乜,令同行覺得佢幾串。之後好唔客氣當面同佢講左一句“你講野都唔正,完全唔知你講乜,叫個第二個啦”,直頭要佢噤聲同擺明車馬唔想對住佢。之後打開餐牌見倒韓燒一半以上是牛肉,經一位態度尚算友好的部長推介,點了屬韓燒的牛肋骨、牛肉和雞肉,及海鮮石頭飯。海鮮石頭飯係唔夠熱,食得出的海鮮就只有八爪魚。盛載飯的石頭應該不夠熱,因放低了約五分鐘直至分飯都發現唔倒好味飯焦。石頭飯的專用紅色辣醬不見了,換來了一點都唔辣的特製辣焦鼓油,加入飯反令原本不熱的飯更加凍。其實只有紅色辣醬才能將辣味融入飯中,加入
一行三人本來book咗八點,但七點半去到,同門口一個鄉音知客講,佢幾囂張地話可唔可以轉,“八點就八點,冇得轉”。眼見入面只得六成滿,咪同佢講“依家攞籌咪得囉”咁佢至畀籌。攞完籌只是等咗一分鐘就有位。!呢個知客帶咗我地去坐一張細檯,其實我地又冇所謂,只不過佢幾操控地要求我地將公事袋放在指定位置,當然冷得聽她的。最可惡是她一輪嘴又話坐定不能轉位,一時又話快決定食乜,令同行覺得佢幾串。之後好唔客氣當面同佢講左一句“你講野都唔正,完全唔知你講乜,叫個第二個啦”,直頭要佢噤聲同擺明車馬唔想對住佢。
之後打開餐牌見倒韓燒一半以上是牛肉,經一位態度尚算友好的部長推介,點了屬韓燒的牛肋骨、牛肉和雞肉,及海鮮石頭飯。
海鮮石頭飯係唔夠熱,食得出的海鮮就只有八爪魚。盛載飯的石頭應該不夠熱,因放低了約五分鐘直至分飯都發現唔倒好味飯焦。石頭飯的專用紅色辣醬不見了,換來了一點都唔辣的特製辣焦鼓油,加入飯反令原本不熱的飯更加凍。其實只有紅色辣醬才能將辣味融入飯中,加入辣焦鼓油,就好似湯撈飯的感覺。呢個海鮮石頭飯充其量只是來自韓國唐人街雜碎舖的普普通通的八爪魚蝦米蛋炒飯,同原本的韓式石頭飯一啲關係都冇。
至於韓燒就更不知所謂,原因主要出在個爐身上。一般韓燒餐廳的煙筒是好大的,但呢間的煙筒就極不明顯,而這餐廳的空氣相比其他韓燒舖是非常“清新”,這兩點足以反映爐所產生的煙不會好勁,只有細火力的爐才做得到以上兩點。呢種爐試問又點會煎出香口的肉呢?食麵包出面層皮要烘得深啡色和脆才最好食,而韓燒亦應相似。但由於爐的火力實在太弱,肉汁不能鎖住而是漫漫流失蒸發。較到最盡牛肉和雞肉煎了五分鐘裏面還是軟淋淋又生生地的,而外面十分難才找到比較燶的地方,真係夠晒“健康”。而由於要煎得耐才熟,肉塊是缺水份的,但又軟綿綿,感覺似食一塊毫無肉味的擦膠。肉本身亦不算出色,標榜已醃過的牛骨和未有醃過的牛肉的味度濃淡境然是冇分別!真想知到他們是否用水還是什麽作醃料。一般韓燒的肉都有用特製醃料醃過,都是偏小小酸和中度鹹味。這裏提供一些未醃的肉,而醃過的肉的味度又與未醃過的一樣,這樣不如去郊外野餐食大大塊的煎肉。餐廳供應的肉是新鮮的,但給爐具和醃料破壞了應有的味度。醮肉的鼓油只有一種,反觀伽倻提供三種給客人醮不同的肉類。總之閉眼食這些肉是絕對不知到是韓燒。
到離開結賬後一分鐘就有一個生面口部長催促離開,由於那時鄙人正在餐廳外講電話,所以不知那部長的面口,但聽其他八十後的同行小朋友講是玄壇口面。如果當時在場一定罵這個部長無禮。餐廳不應以阻住做生意為籍口和道理,而立即趕買完單的人走。餐廳是否覺得食完的食客的“利用價值”沒有了所以要立即趕走?這樣待客的餐廳的價值在鄙人而言亦是零,所以決定以後就算免費都唔來呢到
這間韓雅林只是一間十分普通的餐廳,食物不濟之餘服務亦不周。雖然服侍的部長和侍應合格但門口的知客和趕人走的部長嚴重降低這間餐廳的服務水平及為食客留下極差印象,加上價錢不菲,韓燒和石頭飯淡而冇味,顯得這食肆完全冇可取之處。如果食韓燒不如去伽倻,至小那裏韓燒火力夠,香口,醬料多,熟食款式又多又熱,價錢又差不多。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