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6-28
121 瀏覽
六月中旬(陰)生與死之間,有時真的是一線之差.今年比較空閒,也比去年心情輕鬆,適逢在週末的父親節本應可以好好慶祝一番,卻在早前收到有親人去世,並在同一個週末辦葬禮的消息.所以,出席另一位父親的葬禮,就成了今年父親節的重點節目.其實這樣也好,可以逼自己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這個一直逃避的問題.透過葬禮去近距離體驗死亡,也許能令參與者更明白要珍惜眼前人.如果不是在地圖找尋要去的殯儀館位置,還真不會發現香港有老龍坑街這條名字奇怪的街道.再search一下原來早前一眾食友去過的生記茶餐廳和大光燈雲吞麵就在附近.既然要在大酒店待上好一會,有幾餐要在附近解決,那就把握機會去嘗一嘗這兩間食店.說 老龍坑街難找不錯,因為要從外街轉入一條街才是;但說它易認也對,因為整條街基本上都是和殯儀有關的店,招牌搶眼非常.賣花牌的,賣棺材的,賣骨灰瓶的, 滿街都是.這令我想起從前地理讀過有關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的知識;既然老龍坑街的街尾就是三間殯儀館,相關行業聚集在這裡,合理不過.不過可是苦了住在附近的街坊,天天碰見的都是靈車,誰誰千古的花牌…就算在白天,這條街也瀰漫著一種灰沉沉的’死’氣
生與死之間,有時真的是一線之差.今年比較空閒,也比去年心情輕鬆,適逢在週末的父親節本應可以好好慶祝一番,卻在早前收到有親人去世,並在同一個週末辦葬禮的消息.
所以,出席另一位父親的葬禮,就成了今年父親節的重點節目.
其實這樣也好,可以逼自己去思考生與死的問題,這個一直逃避的問題.透過葬禮去近距離體驗死亡,也許能令參與者更明白要珍惜眼前人.
如果不是在地圖找尋要去的殯儀館位置,還真不會發現香港有老龍坑街這條名字奇怪的街道.再search一下原來早前一眾食友去過的生記茶餐廳和大光燈雲吞麵就在附近.既然要在大酒店待上好一會,有幾餐要在附近解決,那就把握機會去嘗一嘗這兩間食店.
說 老龍坑街難找不錯,因為要從外街轉入一條街才是;但說它易認也對,因為整條街基本上都是和殯儀有關的店,招牌搶眼非常.賣花牌的,賣棺材的,賣骨灰瓶的, 滿街都是.
這令我想起從前地理讀過有關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的知識;既然老龍坑街的街尾就是三間殯儀館,相關行業聚集在這裡,合理不過.不過可是苦了住在附近的街坊,天天碰見的都是靈車,誰誰千古的花牌…就算在白天,這條街也瀰漫著一種灰沉沉的’死’氣,更不要談入夜後了.這條街,光是經過就能令人直打寒.
這街坊小店白天時是普通的茶餐廳,晚上六時起就轉賣海鮮.我們六時多去到,小小的店已經半滿,到七時,已經全店爆滿,遲來的就算訂了枱也要等.我看著有蟲爬來爬去的’地茂’格局,一出去就滿街殯儀的地點,和滿堂賓客的熱鬧情況,毫不相配,心中也不禁疑惑起來:這個蟹粥,真的那麼好吃?
等了又等,別的客人都有東西吃,但我們的遲遲還未到,看著聞著別人香噴噴的生滾粥,也越來越肚餓.
平時吃海鮮都要點些醬汁來避免吃到腥味,但店主就正正叫我們千萬不要點汁,說會蓋過鮮味.一嘗,果然非常鮮甜,點甚麼都是多餘,蠔仔本身鮮甜的汁就是最好的調味品.炸得香而不膩,吃多兩件也不會漏.
吃完熱騰騰的生滾粥,門外等位的人也越來越多,也就識相的讓座;埋單,也只是二百多元,即八十多元一位就能夠吃到如此鮮味的海鮮粥,超值得令人詫異.
雖然身為港島人,來紅磡吃飯的機會少之又少,會來陰氣重重的這邊原因多數會是...但我已然會再想來多一次,吃這個別處很難再找到的鮮甜羔蟹粥.
吃完,我們也沿著老龍坑街從街頭走回街尾,從生走到死...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