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6-17
11 瀏覽
六月上旬(炎熱)這次飯聚,其實是為其中一位快將到外地升學的食友踐行-雖然離別總是令人不捨,這次飯聚也不是在甚麼裝潢豪華的餐廳,但難得一班食友又能在食友y離港前再共聚一堂,喜喜哈哈的渡過一個難忘的晚上,也是值得開心的.我住得算近,而且每週都會到同一條街的勝香園一兩次,同一日的早上才吃完脆脆;但牛記呢,說來真失禮,我這麼多年只來過一次,就是這樣. 過其門而不入,我一定不只三次,甚至三十次.這晚訂了樓上,我記得上次來時是逼樓下的.這裡的氣氛正如其店名,是as causal as牛記笠記的, 大家在這街坊飯堂不用顧累甚麼table manner,自己舒服就好.第一次來樓上,鄰枱後來坐滿了一枱應該是老友的男士,喝得酒酣耳熱,聲浪也越來越大,最後如果不跟著喊的話跟本沒可能對話.但放大聲浪地喊,又幾過癮和自在.很喜歡這種無拘無束的感覺!例湯是先煲好一大鍋,再要多少碗阿姐就’畢’多少碗的.這晚是粉葛章魚煲豬骨,味道清甜又自然,很有’阿媽湯水’的感覺.猜想,是因為沒有落味精吧!這裡做的都是家常小菜,但其實看似容易簡單的菜才最難弄得好.很記得動畫Ratatouille裡面,全法國最挑剔的面長長美食家就是被
我住得算近,而且每週都會到同一條街的勝香園一兩次,同一日的早上才吃完脆脆;但牛記呢,說來真失禮,我這麼多年只來過一次,就是這樣. 過其門而不入,我一定不只三次,甚至三十次.
第一次來樓上,鄰枱後來坐滿了一枱應該是老友的男士,喝得酒酣耳熱,聲浪也越來越大,最後如果不跟著喊的話跟本沒可能對話.但放大聲浪地喊,又幾過癮和自在.很喜歡這種無拘無束的感覺!
這裡做的都是家常小菜,但其實看似容易簡單的菜才最難弄得好.
很記得動畫Ratatouille裡面,全法國最挑剔的面長長美食家就是被一碟’有媽媽感覺’的法式燉雜菜一啖ko-所以說,就算你吃盡天下之珍羞百味,去過甚麼天花龍鳳的菜館,最懷念的,不又是由細食到大的’媽媽味’蒸肉餅和炒菜心?兒時的味道是最刻骨銘心的,也是因太先入為主,所以餐廳最難可以挑戰到家常菜這genre.但牛記煮的正是這種最普通不過,但又最challenging的家常菜.為何具挑戰性?-依家挑伯母廚房出品機喎,重唔夠challenging?
這晚的菜式也許簡單,但味味精彩 – 這也許是為甚麼客人一枱接一枱的來,一大人逼張枱也沒所謂,因為,在牛記,你能找到久違了的’家’味,’香港’味.而我也非常同意食友k所講,為甚麼要來這裡為食友y食farewell dinner是因為,只有在香港,才能嘗到這種獨特又親切的風味...
在此祝福食友y一路順風,在外地要study hard and eat hard!
期待下會再與妳的飯聚,甜聚,咩聚都好!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