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前,報章大肆報導神戶和牛八月登陸香港的消息;兩個「陣」(即以「陣」為名的料理;另一個是甚麼「陣」,請發揮想像力和為食知識
直至上週六,與同伴行經銅鑼灣廣場,便到那兒碰運氣,反正問吓唔駛死!到埗一看,
六時,我準時來入座(店員說只等五分鐘),未有預期中的萬人空巷;我倆該是光顧這「神秘放題」的第一枱客(其他幾枱,後來也陸續到達了,顯然不只遲了五分鐘),相信也吃了<牛陣>賣出的第一碟神戶和牛。



今晚,我預備火力全開了!


:(:(看見如此的賣相,落筆打三更,只好調低期望。靚的牛肉,用來打邊爐原本就不是最好的享受方法,因為其矜貴的雪花不能像燒或煎般,變成誘人的油香;而灼的時間更要拿捏得準,否則不如吃機「啤」急凍肥牛。但同伴偏偏不愛pink的,以致往往灼得過熟。然而名牌始終是名牌,過了火仍然像綿一般tender,卻有同時帶著精神的彈口。:)若一鍋有兩吃,將會更好。
放題鬥前速也拼後勁,當然要密密落單,也讓大家看看其變化。旁邊的一枱是上了年紀的一男一女,也是放盡來吃,更嫌加單的「唔夠肥」云云。喂,我呢碟成條肥喺中間噃,啱唔啱?




我們也是吃到這裡,才掌握灼牛肉的手法:落湯五秒以下便可,夾起時仍有粉紅色,但拿到咀邊時便因餘溫便成剛熟了。如此的和牛,最美妙!
吃了個半小時,後勁也開始不繼了;加上來了碟份量最多、質素又最糟的牛肉,最後還是剩了幾塊,浪費了。:(

吃得很飽,但不是味覺大滿足。據說外面賣的,一百克索價三四百;這頓飯吃了千三元,不知集中為吃三碟上好的,錢夠嗎?是不是會更能欣賞到「神」乎其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