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11-06-24
88 瀏覽
在前文"裕富"的食評中,提及過在大圍有兩間點心店,另一間,就是在楓林小館後面的"粵軒"。與六國酒店內的中菜廳同名同姓,事實上兩者是沒有任何關係,反而我覺得,此間粵軒與九龍城的"譚點",有些雷同之處。首先,是用上的茶具一模一樣,第二,就是點心款式極為相似,第三,價錢是一樣地不便宜,一籠蝦餃$16,其實只得兩粒。又是在平日的早上來,除非陪家母飲早茶,或朋友們茶聚,否則我絕少在公眾假期早上飲茶,最大原因,莫過於人多又要等位。但是平日的早上九點多,還是差不多坐滿食客,很多點心店收你茶錢,茶壺也沒有一個,粵軒便沒有這種弊處。點心紙上的選擇不少,名字夠特別,而且即叫即蒸,看起上來比"裕富"的來得精緻。很可惜,第一道點心已經失手,荀尖活剝蝦餃皇,聽個名頗殘忍,一聽到就覺得監生將隻蝦剝殼,這樣是否好吃一點,抑或純屬吹噓?但是蝦餃的外皮非常之薄弱,一夾即破,而且蝦餃本身還是包得很鬆,開口位中門大開,就算內裡的蝦肉怎樣多,怎樣逼爆,怎樣爽甜,筍絲怎樣鮮甜多汁,外皮之弱,什麼也徒然。收得這個價錢,有期望是正常,夾著這個蝦餃,令人搖頭。為何棉花雞要加上"順民"兩個字,實在不得而知,個人吃棉花雞的習慣,一向是魚
首先,是用上的茶具一模一樣,第二,就是點心款式極為相似,第三,價錢是一樣地不便宜,一籠蝦餃$16,其實只得兩粒。
點心紙上的選擇不少,名字夠特別,而且即叫即蒸,看起上來比"裕富"的來得精緻。
帶子石榴球外表有點像,潮州菜上的石榴雞,當然外皮大家不同,這個石榴球外皮厚,帶點彈性,如果早前的蝦餃用上這外皮,肯定不會惹來批評。包著的餡料如帶子,蝦肉,兩者皆新鮮爽甜多汁。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