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2-24
67 瀏覽
首次光顧這間小小的店子,已無辦法追溯,約莫是七至八年前吧。但直到今天才寫食評,實在有點兒對不起這間不起眼的食店。這間瑟縮在啟德道的「友誼泰國菜館」,門外沒有強烈的霓虹燈作裝飾,店內亦沒有富特色的泰式裝修,只有一個傳統的泰式神樓及數張殘舊的泰皇照片。店內雖沒有用燈光效果來增加氣氛,但這樣反而更能令客人專注在食物的質素上。服務很有家庭式的感覺,兩位服務員加一位大廚,有時大廚亦會擔當樓面工作,當然是在不影響廚房工作的情況下。今次連我在內只有四個人,所點的食物款式亦有限,內容如下︰1. 炸蝦餅 - 蝦味雖不是十分濃烈,不過十分彈牙,亦炸得剛剛好,外脆內軟。而另一款「皮蛋炸蝦餅」亦我們是常點的小食,皮蛋外表被炸蝦肉包起來,帶來十分特別的口感。2. 咸魚炒椰菜苗 - 首次嘗試「椰菜苗」,感覺上有點似「小棠菜」,用咸魚炒的味道夠濃烈,不錯。相信改為「芥蘭」會更加合適。3. 泰式串燒 (豬、牛、雞) - 老實說,串燒並不出色,當中尤其是牛肉,有點兒硬及乾,味道亦不出色。4. 泰式燒豬頸肉 - 充滿炭燒味,雖然有點兒燒焦,反而更野味,就算不點醬汁也十分好味。5. 咖哩炒蟹 - 必吃的指定食物,不過主角並
這間瑟縮在啟德道的「友誼泰國菜館」,門外沒有強烈的霓虹燈作裝飾,店內亦沒有富特色的泰式裝修,只有一個傳統的泰式神樓及數張殘舊的泰皇照片。店內雖沒有用燈光效果來增加氣氛,但這樣反而更能令客人專注在食物的質素上。
服務很有家庭式的感覺,兩位服務員加一位大廚,有時大廚亦會擔當樓面工作,當然是在不影響廚房工作的情況下。
今次連我在內只有四個人,所點的食物款式亦有限,內容如下︰
1. 炸蝦餅 - 蝦味雖不是十分濃烈,不過十分彈牙,亦炸得剛剛好,外脆內軟。而另一款「皮蛋炸蝦餅」亦我們是常點的小食,皮蛋外表被炸蝦肉包起來,帶來十分特別的口感。
2. 咸魚炒椰菜苗 - 首次嘗試「椰菜苗」,感覺上有點似「小棠菜」,用咸魚炒的味道夠濃烈,不錯。相信改為「芥蘭」會更加合適。
3. 泰式串燒 (豬、牛、雞) - 老實說,串燒並不出色,當中尤其是牛肉,有點兒硬及乾,味道亦不出色。
4. 泰式燒豬頸肉 - 充滿炭燒味,雖然有點兒燒焦,反而更野味,就算不點醬汁也十分好味。
5. 咖哩炒蟹 - 必吃的指定食物,不過主角並不是蟹,而是那個「咖哩汁」。因為實在太喜歡那個咖哩汁,喜歡的原因不是辣味方面,而是當中加了雞蛋,吃起來十分之香,這亦令到主角變為配角。亦是這原因,令我們每次也會點這款食物。
4. 薄餅 - 薄餅本身並不是十分出色,不過在「咖哩汁」的美味帶動下,令大家也愛上了這薄餅。薄餅是三角形,不用撕開之餘亦方便進食,點了兩客才能滿足大家的需要。
5. 蝦醬炒飯 - 好香的蝦醬味,但又不會太過濃烈,每粒飯也包含了蝦醬,十分均勻。材料雖不多,不過簡簡單單反而更令人品嚐到蝦醬的香味。
6. 泰式青檸梳打 - 由於我沒有點飲品,所以不知味道如何,不過從友人口中得知,味道相當不錯。
今天是星期二,光顧的人不多,由我們晚上七時進來後至十時左右離開,只有四檯客人(共八位)及一位外賣客人進來,人流實在有點疏落。當然,在週末時段會較為暢旺,因為亦試過在全場爆滿的日子來光顧。
服務方面,起首已說過有點家庭式感覺,很多時店員的小孩子也會在店內走動,不過並不會影響客人。服務員雖然只有兩位,但添熱茶亦十分頻密,基本上不用示意也會自動為客人添茶。
在香港地外出用餐所付的費用大部份是租金,這間位置隱蔽的店子變相可將價錢調低一點,對消費者絕對是好事。始終在香港「食租金」的食肆實在太多,已經去到有點不健康的情況。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