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5
又到一年一度同爐兄一家拜年的好日子,每年契仔都會先上PJ屋企打PS2,然後再吃大餐。話說我們家附近有一間吃傳统中菜的"Patrick Kitchen",見個名咁親切,我們便勇闖"伯爵廚房",同契仔吃個開年飯!契仔勁鍾意食叉燒,這裡的用鐵板上,啱哂喜歡香口的小朋友。Patrick Kitchen的燒味在區內都略有名氣,乳豬仔一隻賣緊$368元,以價錢抵取勝。我個人偏好腍身的叉燒,Patrick Kitchen 的有點乾和硬。龍蝦伊麵都算足料,和叉燒雙併只需$288。龍蝦雖然細細隻,但都算有肉食;伊麵反而更搶鏡,夠滑而且上湯汁亦不會過鹹。"冰鎮無骨唂嚕肉"是這裡的招牌菜,$78元大概有12件。唂嚕肉皮極脆,豬肉半肥瘦,肉質軟熟,是必食推介。蜜椒一口牛柳粒($108),非常惹味的一道小菜,契仔又勁like。粟米石班塊($68),那脆漿及粟米汁都處理得好,但魚肉卻帶腥味,可惜。花膠海味一品煲出奇地有水準,只收$108元,非常抵食。魚肚膠份量多,最正係啲冬菇,超厚肉,炆到入哂味。到爐兄大仔發板,他點了"魚香茄子煲"($58),茄子夠粗壯,不會炆至過腍。"避風塘煎藕餅"大家都讚,藕餅香脆乾身,那些椒鹽用來送飯一流!Patrick Kitchen 亦主打雞煲及火鍋,所以整間餐廳都瀰漫着辣味,環境及衛生都有待改善。Service亦不好,無人收碟,漏單,self-service埋單,卻要收加一....吃完成身油煙味,有潔癖的阿P吃完說無下次。
繼續閱讀
是日早上仍掛三號波, 又是星期日, 沒有心機煮早餐, 就與蝦餅做對老人家---一盅兩件先自從附近有新樓盤入伙, 這小社區酒樓暫算捱出一片天, 晚市的套餐都相對地加了價, 這是我意料之內, 求生之道不過如此。慶幸我最能享受的假期樂---飲早茶並無因為以上原因而加價, 只是把早市的完結時間提早, 及提高了少許茶位價錢, 非常安慰了。以前多食中午, 喜歡食瓦煲的鳳爪排骨飯, 分量比盅飯多近兩倍, 又會不時有飯焦, 但價錢只需$3X, 超值~~~~(特此通告: 除早市有盅件裝外, 瓦煲的已停售, 如有飯友食到, 請務必通知, 謝謝)雖然我只光顧近一年, 但顯然食出水準有下降, 主要來自米飯.....以往食盎飯, 尖身的米有限地吸水, 粒粒分明外仍有濕潤感, 飯香撲鼻, 加上甜鼓油就剛剛好, 不淋不硬, 口感彈軟。現在偏向用大陸/泰國米, 米粒較大, 吸水太多令飯的口感欠奉, 再加上鼓油.....水浸了.....排骨和鳳爪仍然保持水平(當然將貨就價), 排骨肉質嫩滑, 肉骨各半, 有嚼頭, 鳳爪入口即「骨肉分離」, 兩樣醃味適中, 不會過鹹。 孖寶的價錢, 整體而言我會一直光顧, 但希望改善回昔日飯食水平。孖寶的選擇是鯪魚球, 用黃牙白(大白菜)墊底, 扁扁的魚球鐵不能做到啖啖肉(以這個價錢, 如果仍能做到啖啖肉, 我反而會懷疑鯪魚肉的來源), 但反而多了一份軟滑感。夾起軟綿綿的一球, 入口一刻先有微彈的表面(因為比內裡乾身), 其後香稔鬆軟, 蔥段的清新爽口融入到原本實實的魚肉內, 雖然有用少量粉去打鯪魚球, 但此手法沒有令魚肉更結實,反而造就了那份微軟的口感。加上適量甜鼓油及胡椒粉, 提升了魚肉的清香, 減低了魚腥的嗆口感, 滿滿喜歡, 另眼相看。對比以前, 職員比以前多了, 禮貌地打招呼, 充當知客的角色, 為你帶位,更添親和力, 加油~~
繼續閱讀
中午飲茶,所有點心黎齊,還欠抄飯,叫侍應跟,佢話:“師傅食梗飯,唔得閒抄飯!”答完呢句,我話取消就又理我,之後叫個經理跟又以惡劣態度搵另一個阿姐跟,等左好耐,自己去埋單取消好過。
繼續閱讀
食物的味道很差,開邊蝦很細,大概祇有2.5釐米,材料由於不知道原因有發霉的感覺,由於海鮮特別注重食才,對於他們推介的蝦很有保留,應該不是活蝦,而且收費非常高檔!經過投訴後,老闆認為是客人不對,另外嘗試筒壕,炸得很好,炸到很大塊,食入嘴巴感覺沒有壕的味道,他們用的粉味道不錯,一塊壕根本已經夠頂肚,愛食粉的應該很高興!壕的處理也很高深,可以完全沒有壕的味道!怕吃壕的我感覺很開心!
繼續閱讀
真係好過份入到去無人拎menu個黎都算,叫咗豉油雞,海哲熏蹄,咸蛋肉碎濕菜苗,粟米班塊。海哲熏蹄又厚又難咬,豉油雞睇住佢用微波爐叮熱,上咗呢兩樣之後等咗半個鍾, 無其他野上,等左差唔多40分鐘,終於上菜苗,最後我地食完 粟米班塊都無踪影!!!諗住唔要個粟米班塊直接埋單,佢就黎左 但我地已經一肚火,乜都飽曬啦!!!但佢唔肯拎走 焗我地要!!!最後俾錢時跟收銀投訴 收銀只冷冷淡淡回應一句“係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