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0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 請與餐廳確認詳情
食評 (4)
(非會員) 2011-11-28
1169 瀏覽
從東涌出發,在去到一樂時以有些肚餓的感覺。但也不知選擇吃那樣好,最後唯有選一個看似最飽的。雞扒包!!!一個喜出望外的食物。沒想過一個包使我有這麼大的感覺,可能是一開始沒太大的期望吧!!一入口接觸的是那層脆脆的表層,牙齒慢慢進入鬆軟的麵包。這時我以覺值回票價,而再下去經過清爽洋蔥,清脆的自家種生菜,新鮮的番茄嫩嫩的雞扒外層加了吃下感覺清新的麻醤和芝麻一口咬下去的時候完全不會有那種握緊飽向後扯的感覺。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醤汁,除了有麻醤外還有其他醤料,大多都是老板自製的。雖然醤多卻沒有因而產生怪怪的感覺,因它不是所有醤放在同一位置,而是分開。最後我整個包最愛的部分是吃到最後只餘下滲透入飽的醤汁那種清甜的醤和脆脆鬆軟的麵包有種很合的感覺。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4 2011-04-14
600 瀏覽
今日相約朋友遠足原本諗住東涌坐的士往白芒村,點知去到的士站由於清明關係結果找不到的士,call的士台又暫時沒有的士,結果大家共識唯有改道往大澳,之後經過深屈村試雞扒飽($22! 超多醬! 蕃茄和菜!) ,勁足料,超好食!( 老闆好好人,有得免費食生菜和其他自製醬料! 期間小弟朋友食飽時不小心跌左塊蕃茄,老闆即刻說) 比個塊蕃茄我們! 超nice!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2 2011-02-03
419 瀏覽
假日去行山, 除左風光如畫既路線之餘, 當然都要搵下美食啦!有朋友提議禮拜日入去東涌, 去香港威尼斯話想睇下重建既大澳點喎, 入去買返d蝦乾蝦糕同貝類過年做節多d海味食下........於是一行人朝早十點零就去東涌今次行既路線好平坦舒服, 三點零 就到左一間士多雖然鄉效地方人唔多, 但都搵到d 士多仔呀, 但好多間都係餐旦麵同豆腐花食得 多都厭啦.....去到深屈村,見到一塊彩色黑牌, 寫左 d串燒美食仲有去濕涼茶, 於是入去試下一行四人叫左二個包四串雞翼share 食,雞翼又軟又多汁,波菜幾香口 d照燒汁真係好好味...老闆好好人, 仲請我地飲涼茶. 嘻嘻. 仲有 d吹乾左既紅棗 做口"立濕"都唔錯小小甜, 食完又唔洗飲水.......主打健康飲食, 假日如果行開 東涌往大澳, 記住去幫襯下啦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
等級4 2010-12-21
417 瀏覽
由東涌出發以大澳為目的地既行山路段多屬平坦石屎路,上斜位不多,體能要求一般至中等,適合行山經驗不太多既朋友,一般3個小時內能完成整段路程。早段沿著山旁外圍走,平靜既大海、機場、客運站及升降頻繁既飛機盡收眼前。抬頭更可見360吊車熙來攘往,構成一幅美麗既大嶼別景。選居於大嶼山既我地,當然喜愛大嶼提供一切既天然環境。偶意想輕輕鬆鬆地出身汗、平靜心境既話,東涌至大澳此段行山路徑會係我地不二之選。在兩個小時既腳程,除左可令血液運行、吸收新鮮氣外,目的地大澳漁民出售既活海鮮、風味小食、乾貨等均係行山以外蘊藏既巨大引力。差點遺忘還有大澳居民既平和好客之道。大致路段同景物對我地黎講都算唔陌生,大概走到一半路程會進入一條名為大澳深屈材既村落。同香港許多村落一樣,深屈村大部份小屋都係空置,無人居住,可見的都是年老既婆婆、伯伯,隱約會見到以往繁盛期遺留既農田、豬棚等。突然臭到一股燒烤味道,心想應該係燒柴既味道,呢處點會有聚會攪 BBQ 呢?腦袋還未清晰時,見到路旁右手邊豎立既 "歡迎試食" 同左手邊以前係一間毫無人迹兼上鎖空置既小屋,門口竟掛上 "一樂士多" 牌子,當堂明白了。本著為食兼八掛既精神,一定要入內了解、了解。入內已見幾位客人在試食,而有一位身材圓渾、眼睛圓圓、時面帶笑容既中年男士正在自制烤爐上弄串燒,而前面架子上有一膠盒盛著肉串。當天串燒有兩種:羊肉串 + 台灣香腸及日式雞翼餃子 + 台灣香腸。先要了呢兩款串燒及自家製菊花茶試試。整個試食過程中,不停地與蕭生及蕭太聊,間中撐著拐杖既蕭生受腳傷前原來都係一名行山熱愛份子,乘著父母退休回深屈村居住,自己於兩個月前開始於假日返回深屈村攪起串燒、小食及飲品等供應行山人士,主旨係提供 "餐蛋麵以外" 既另類行山選擇。抱著玩票性質既蕭生,不畏言唔以做生意為大前題,自己愛吃、愛鑽研食材及烹調,希望多與人分享。因此可見一樂士多既食物組合均是富有心思,自然地流露著一份講究。光是用炭方面,蕭生選用左竹炭。因煙量產生較少,食物無咁易被燻黑兼環保。食材亦為講究,羊肉由上環凍肉專門店購買,先以菠蘿加水浸過,以去除酥味;而蘿蔔即直接購自大埔鳳園農夫;飲品除自家制冰凍菊花茶外,更有由羅漢果龍脷葉等煲成既健康令品;除此,自購自運玻璃瓶裝汽水,亦反映出蕭山對食材既執著。 羊肉 + 台灣香腸串燒:味道ok!羊肉中間串有小塊馬蹄,有心思。選用台灣肉腸比市面雞肉腸味道更佳。燒好後灑上小小七味粉增添野味。 日式雞翼餃子 + 台灣香腸串燒:味道ok!日式雞翼餃子饀料為菠菜蓉,可能不太喜歡太淋既菜,口感有點怪怪的。若雞翼皮能燒得香脆點,無需添加七味粉都會更野味,更吸引。 清水蘿蔔:表明只以清水加小量鹽煮成,目的是要讓食客品嚐大埔鳯園出產無根、無喳既靚蘿蔔。食落真係一點喳同根都無,口感好順滑。不過味道則非常清淡,而點上瑞士汁又總覺有點格格不入。若能改用小量高湯加冰糖來煮,會將蘿蔔獨有鮮味帶出,無論放在湯麵或齋食,鳯園蘿蔔食味會變得更無敵。 菊花茶:門口有高架盛上一盒載有冰凍既菊花茶及羅漢果茶,選擇左由白菊煲成既菊花茶,有淡淡既菊花香味,唔甜,一份自然味道,健康之選!蕭太主力負責煮麵。麵餐包括:白水蛋 + 瑞士汁雞翼 + 出前一丁原味或豬骨味公仔麵 + 樽裝汽水。以行山路徑上既歇腳站而言,配搭新鮮,不再是傳統既餐肉、火腿加煎蛋等,反而有點日式拉麵既影子,有創意!在一樂士多逗留短短半小時,發現左蕭生、蕭太花唔小既用心打做,雖然食物味道暫未做到令人一試難忘,不過就憑著他們既信念、誠意、不斷既演變及改進,相信在不久既將來行山徑上會出現一間令人感動既士多,大家口裡不會再喊:我要餐蛋麵! 繼續閱讀
(以上食評乃用戶個人意見 , 並不代表OpenRice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