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無華的你,
遊遍四國,
嚐盡鄉土之味,
與江戶前壽司結緣。
因緣際會,
來到這裏,
藏身於赫德道一角。
斗室之中,
為有緣人,
用心烹調,
人間鮮品。

小店格局:
隱世的小店,
居酒屋的格局,
指呎之間,
僅可容納三十餘人。
裝潢以木質為主,
崇尚簡潔舒服實用自然,
饒富日本鄉村風味,
給人一種溫馨「家」的感覺!
小店一角,
一布簾之隔,
是私隱度十足、卻不足以回旋的貴賓房。
韜韜之輩,
Sorry,恕未能款待﹗
是晚,
四位老饕,
以及兩位Kawaii,
再加一隻不請自來的小飛蛾,
安坐其中,
天南地北,
細嚐佳餚美食。

醃漬前菜:
醃漬這方法,
最初是為了保存食物而出現,
後來搖身一變成為佐酒和開胃小吃。
日本人崇尚健康,
雖然漬物大都以糖、醋、鹽、酒、醬油醃製,
醃料分量恰到好處,
不會過酸或過辣,
藉以保留食材汁原味,
文師傅就是當中的佼佼者。
細心的文師傅,
先送上4款的醃漬前菜,
讓老饕解饞。
以紅酒、糖、檸檬汁、醋等醃製的紅酒蕎頭漬,
酸甜爽口、卜卜脆,
辛辣味盡去,
一試傾心﹗
淹製後的牛蒡略帶清新的香氣,
半爽帶腍,愈嚼愈甘,
白芝麻更有點睛之用。
柚子蘿蔔漬入口清脆爽口、香氣撲鼻,
咀嚼時、柚子味盈於口中。
這一切全歸功於文師傅,
於料理枱即時擦出新鮮柚子外皮以提味。
日本人善用、盡用食材,
鮭魚的頭部半透明軟骨,
被巧用於醋拌涼菜,
稱為「冰頭漬」,
又爽又滑好開胃﹗
新鮮、簡單,
就是好味道。
細微細眼處,
文師傅也顧及周全 - 夠鮮夠幼夠平均。
其一絲不苟、認真執著的精神,
從切得長短粗幼均一的青瓜絲及蘿蔔絲,
可略知一二。

再來一客鹽燒鱈魚乾,
長條狀鱈魚絲香脆可口而不韌,
鹽燒更添鱈魚的鮮味。
細嚼下,
鮮味十足而不鹹,
Q彈咬勁、越嚼越香,
蘸上濃郁沙律蛋黃醬,
一流之作。
一吃就上癮,
欲罷不能﹗

佳餚鮮品:
鮨賀的食材,
每日,
風塵僕僕,
傲翔萬里,
由北海道新鮮運來。
深海魚關係,
魚肉相當白哲。
將新鮮的魚生切成片,
為食客呈獻多種滋味美食。
要細嚼慢嚥,
方可細味那肥美及生鮮味道。
獨家秘製親磨的芥末,
會看見一些幼滑微粒,
甚至達至泡沫狀,
質感偏濕,
吃進嘴裏並沒有那陣難頂的嗆鼻感,
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山葵香。
據聞,
芥末是放上魔鬼魚皮自家磨製的,
又可見文師傅在細節上一絲不苟的精神。
首先出場是厚切池魚皇刺身,
不愧「皇」之美名,
魚肉白哲透明,
帶有紅邊。
質感嫩滑豐潤帶爽,
味道鮮甜而細遠,
鮮味脂香盈於口中,
魚味不太濃,
吃的是幼細的口感,
像含苞待放的青春少艾,
不用醮蘸醬汁也能帶出鮮味。
接著,象徵好運的薄切金目鯛刺身登場。
魚肉帶淡淡的櫻花色,
油脂含量較少。
輕挾一片放入口,
魚味重而口感彈牙,
取而代之是一陣鮮爽脆甜,
不油膩,
確很適合炎炎夏日細嘗。

赤睦刺身也急不及待地現身,
魚肉、魚皮、淡麗的脂肪,
像三重奏似的,
誰也搶不了誰的風頭,
反而暗暗為彼此添味。
以火輕炙魚皮,
令皮下的脂肪可以溶入魚肉之中,
帶出鬆化、鮮而帶香的魚肉味道。
甘香油脂,
非如鮭腩般一擁而出,
淡淡的、漸漸地,
韻味流長。
魚皮若能稍稍火炙多一會兒,
將會更為香脆,
更能逼出殘餘其中的油脂。
是時候清一清口喉吧﹗
是劍魚腩青柚子三文魚籽海草沙律大展身手的時候了。
略見西式的風格,
用料十足而夠鮮甜爽。
羅馬生菜、粟米,
配上晶瑩剔透、鮮味十足的大大粒三文魚籽,
以口感較嚡有嚼勁的嫩綠海草點綴,
再淋上特製酸中帶甜的鮮柚子醬汁,
柚味非凡、醒神開胃。
可惜,
卻以大堆頭呈現,
略為,
破壞了美感。
也讓我們,
搯得頗為狼狽。
何不,
一人一小碟,
乾淨俐落﹗
紛墨登場的是小妹摯愛,
切得均稱厚身,
有光澤,
且呈艷眼的鮮橙色,
味道清甜而濃郁,
肥美油腴的鮭腩刺身。
入口即化,
油脂在齒間極速流竄,
久久徘徊不散,
極品也﹗
枯寂灑滿一角的,
茗荷花蕊,
讓人心痛。
畢竟,
終其一生,
也只能擔當投閒置散的角色。
初次邂逅,
淺嚐一口,
淡淡中,慢慢滲出辛辣的味道。

引頸以待的秋刀魚刺身,
姍姍來遲,
太囂張了吧﹗
望著眼前,
巧奪天工,
如藝術品似的時令秋刀魚刺身,
不知何解,竟想起李白的詩句 -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的愁,
秋刀魚,
你懂嗎?
不﹗你不會懂的。
樣子呆呆的你,
卻深得文師傅賞識、器重,
把你拆骨切片,
變為一道創意非凡的美食。
這一切,
是你三生修來的福份。
粉紅色的肥美魚肉,
魚鮮味特別濃,
配上特製醬汁同吃,
中和腥味,
入口油潤而不膩,
肉嫩滑中帶點爽口,
有點點油香。
口腔中,
散發一陣帶着魚腥的甘香,
濃郁而鮮美。
片刻,
已被清碟。
小妹繼而虎視眈眈,
伴碟的魚骨。
真想,
請文師傅大鍋一炸,
頓成一碟,
酥香脆口而不油膩的炸秋刀魚骨。
惜,
初次碰面,
難以啟齒。

一物多吃,
物盡其用,
是俏嬌娃的無心插柳?
還是刻意安排?
慶祝,
四大老饕喜相聚……
甫上枱,
日式汁煮黃金目鯛頭,
臉紅耳赤,
如年獸般樣子醜陋猙獰。
膽粗粗搯一小塊一試,
味極鮮甜濃郁,
肉質豐厚細緻,
爽甜中,
帶肥美油潤。
汁濃而鹹甜適中,
糖、清酒、醬油、味琳混合其中。
豆腐滑嘟嘟,
惜四人僅一塊,
極度不夠。
一口魚肉,
一口魚湯,
配一啖白飯,
妙哉絕哉﹗
無奈,
獨欠一碗白飯﹗

櫻花卷壽司,
以八小滴淚珠串連而成的的櫻花圖案,
在世人眼中,
頗有如花般嬌美之感。
對我而言,
隻身單影,
虛耗年華,
頗有「她比煙花寂寞之感」。
可幸,
櫻花卷絕非虛有其表。
蘊含三文魚、紫菜和香葱於其中,
在面層灑上粉紅色甜甜櫻花蝦粉,
再加少許柚子皮和橙皮吊味,
散發陣陣清新果香,
不蘸豉油、芥辣亦美味非常。

蘆薈炸軟殻蟹卷,
以香脆軟殼蟹、蘆薈和蟹籽作餡,
滋味無窮﹗
蘆薈粒清甜軟身,
感覺新鮮。
遺憾的是,
壽司飯握得略為鬆散,
蟹籽徒見色美而未見味鮮。
而靈魂所在 - 牛油果,
因缺貨而缺席了,
不然,更佳之作﹗
香蔥吞拿魚腩卷,
壽司飯入口鬆化,
帶點煙韌,
放滿了粉紅色的軟綿吞拿魚腩蓉。
師傅隨心之作,
出手闊綽地加入海膽,
又以幼細香蔥、椒絲點綴。
然,
海膽過多,
香蔥、椒絲味香,
搶了吞拿魚的鮮味,
以及一哥的地位。

飯局的尾聲,
送上飽肚的,
赤睦魚湯配雜菜稻庭烏冬。
早已胃頂肚漲的小妹,
只得硬下頭皮,
繼續動箸。
乳白色魚湯,
味鮮甜、且含大量骨膠原,
盡得精華。
雜菜,
僅得數條海帶,
可否,
加添,
幾片紅蘿蔔?
幼滑扁身似港式河粉的烏冬,
麵質綿密,
滑不溜口的口感,
是上等貨色吧?
竟然,
毫無坊間陣酸味。
麵條微微彎曲,
是為了掛湯之故吧﹗

以玻璃瓶盛載,
用上北海道3.6牛乳製作,
入口即溶,
感覺結實而不鬆散,
帶有香濃而不甜膩的牛奶味,
滑溜細緻的北海道牛奶布甸,
為飯局劃上完美休止符。
每吞下一口布甸,
感到那陣濃濃的牛奶味充斥在口裏,
在口腔中盤旋、迴盪,
久久不散。

小結:
鮮,
除了味覺的鮮,
還有視覺的鮮,
更有感覺的鮮﹗
感謝鮨賀,
遇上你,
是小妹的福氣﹗
一飲一啄,
自有前緣。
身處斗室之中,
味馳宇宙之外。
Jovy & Shelia,
期待,
下一次的味蕾奇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