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11
8
等级4
2015-01-10 7562 浏览
牛头角这个地方, 给人的印象永远只停留在当年还未拆卸的牛下大排档和车仔小食档, 但无可否认那里绝对是平, 靓, 正的代表. 事隔数年, 现今的牛头角只剩下一幢又一幢尚在兴建的居屋和旧式厂厦, 吸引力巳大不如前. 不过近期多得一班满怀热血的年青人, 竟然选择在牛头角一幢颇隐蔽的工厂大厦开设了一间甚有特色的CAFE, 引来一班又一班的年青人前来光顾, 顿时为死气沉沉的工厂区带来了一点生气.其实最初知道这家CAFE是住在同区的友人告知, 说牛头角有间新开的CAFE, 那里的意粉超美味, 正当宅女还在怀疑牛头角哪有高水准餐厅之际, 妹妹又走来说最近跟朋友去了附近一家非常特别的餐厅, 那里吃的意大利饭跟意粉都不错. 听得人心痒痒, 马上就叫妹妹找天带宅女一同前去看看. 不过发现原来CAFE地点刚好就在九龙湾跟牛头角中央位置, 我们由牛头角地铁站沿著厂区那边走会比较容易找到. 店子原来真的藏身在一幢亳不起眼的工厂大厦内, 如果不是妹妹带著, 来到门口都绝对很难发现这里会有家CAFE.我们在平日晚上七时多来到, 门口就放了一扇旧式唐楼的铁闸, 中央则刻了 的店名, 看起来巳很有味道了. 走进餐厅内,
更多
牛头角这个地方, 给人的印象永远只停留在当年还未拆卸的牛下大排档和车仔小食档, 但无可否认那里绝对是平, 靓, 正的代表. 事隔数年, 现今的牛头角只剩下一幢又一幢尚在兴建的居屋和旧式厂厦, 吸引力巳大不如前. 不过近期多得一班满怀热血的年青人, 竟然选择在牛头角一幢颇隐蔽的工厂大厦开设了一间甚有特色的CAFE, 引来一班又一班的年青人前来光顾, 顿时为死气沉沉的工厂区带来了一点生气.
186 浏览
4 赞好
0 留言
其实最初知道这家CAFE是住在同区的友人告知, 说牛头角有间新开的CAFE, 那里的意粉超美味, 正当宅女还在怀疑牛头角哪有高水准餐厅之际, 妹妹又走来说最近跟朋友去了附近一家非常特别的餐厅, 那里吃的意大利饭跟意粉都不错. 听得人心痒痒, 马上就叫妹妹找天带宅女一同前去看看. 不过发现原来CAFE地点刚好就在九龙湾跟牛头角中央位置, 我们由牛头角地铁站沿著厂区那边走会比较容易找到. 店子原来真的藏身在一幢亳不起眼的工厂大厦内, 如果不是妹妹带著, 来到门口都绝对很难发现这里会有家CAFE.
447 浏览
2 赞好
0 留言
我们在平日晚上七时多来到, 门口就放了一扇旧式唐楼的铁闸, 中央则刻了 [谈风:vs:再说]的店名, 看起来巳很有味道了. 走进餐厅内, 想不到原来地方非常大, 近门一边摆放著几张旧式梳化, 当时还有几位年青人坐著聊天, 加上周围都有不少七八十年代的怀旧摆设, 整个感觉很 [阿飞正传]啊! 走到尽头一点就是用餐区, 这里有十多张大大小小的方桌, 用上不同款式的椅子作配衬, 其中一张长枱更居然以木门改装而成, 的确十分有趣. 由于餐厅地方都几大, 空间感足够, 所以坐著聊天都颇舒适.

据知这家CAFE其实是由几位年青的本地乐队成员开设的, 所以餐厅亦有一边是划分出来做了BAND房. 不过餐厅平日的厨房及接待, 侍应等工作全都由几位成员负责, 而其中一位更曾在五星级酒店工作过, 便顺理成章成为这里的大厨, 所以这里供应的食物其实都有别于一般CAFE那种只有三文治, 沙律的轻食, 改而提供的是较精致的意大利菜. 当然价钱亦有分别, 例如这里的四道菜晚市套餐每位就要二百五十元左右, 如果单点意粉或意大利饭等就由HK$72起, 而饮品平均都只是廿多元左右, 都算合理.

点了菜后, 侍应马上送上了餐包
152 浏览
5 赞好
0 留言
看看这里的餐包跟坊间的都有点不同呢~平日吃的法包或意大利香草包都不见了, 改而换上两片咖啡色像厚身多士的面包. 原来这个是店大厨自制的啤酒面包, 在面包内加入德国麦啤, 听起来新鲜感十足. 闻一闻, 啤酒味又不是很浓, 不过感觉比一般面包香, 入口其实更没有明显的啤酒味, 所以就算不好酒的朋友都能吃, 抹上一点海盐牛油, 入口没太松软, 但结实得来有点咬口, 而且想不到亦有点弹性. 不是宅女喜爱的面包质感, 但吃起来都几有趣.

腌三文鱼 (HK$84)
149 浏览
4 赞好
0 留言
三文鱼这种食物现在因为饲养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普遍, 价钱亦越做越低, 现时坊间一般吃到的不是刺身就是烟熏的, 老实说这种食物要令人留有深刻印象实在不得不花点功夫. 未知大厨是否也深明这点, 因此这个头盘用了腌的方法来泡制三文鱼. 只见碟上放了两条瘦长的腌三文鱼, 加上辣根加茜芹, 上方还铺满了薄薄的青瓜片, 卖相十分清爽. 三文鱼肉入口质地软棉而且带点油润感, 油脂度则刚刚好, 味道带点微酸, 加上爽脆的青瓜片, 整个味道非常清新也十分开胃, 又不会令人有很滞腻的感觉, 以这个方式来做三文鱼实在不错.
97 浏览
3 赞好
0 留言
虾意大利饭 (HK$82)
105 浏览
3 赞好
0 留言
上桌时有的有点被吓到了, 差点以为侍应拿错了什么鱼缸内的海草盘景给我们...看真一点, 原来这是我们的虾意大利饭, 饭上放上了不少用墨汁来煮的虾跟墨鱼, 还有一层像洗泡泡浴吹出来的气泡, 加上顶端放了不少芝麻菜, 菜把底下的酱汁都染成了翠绿色, 整个卖相看起来漂亮与否见人见智, 但新鲜感就的确十足.
82 浏览
5 赞好
0 留言
先试试意大利饭吧, 饭粒做得带点硬度, 咬下去十分弹牙又够烟韧, 现在坊间不少餐厅因应大众口味都会把意大利饭做得比较淋身, 是容易入口但失去了意大利饭的精髓. 这里是少有能做到偏硬的口感, 而且酱汁的浓稠度也能包著每颗饭粒, 吃起来十分CREAMY; 而作为配料的墨鱼跟虾份量下得十分足, 几乎每口饭都能吃到配料, 虾仁质地爽弹, 墨鱼虽然较细颗不过仍觉弹牙, 只是宅女跟妹妹都觉得芝麻菜下得有点太多, 以致一来把整个饭都染成了绿色, 二来草青味有点多. 不过整体来说这个饭的水准确是做得不错, 如果酱汁可以再浓稠一点便更完美了.

烟肉意粉 (HK$82)
98 浏览
5 赞好
0 留言
听朋友说这里的CARBONARA水准甚高, 既然来到当然也要点一个来试试吧. 上来的份量都几多, 如果胃口不大的女生, 点一份两个人来分其实都很够. 只见意粉被浓浓的忌廉汁包裹著, 中间夹著不少烟肉条, 上方则放了一堆炒过的洋葱跟蒜头, 再洒点芝士粉和葱花, 整个卖相比起一般烟肉意粉好似更来得惹味呢~
124 浏览
6 赞好
0 留言
意粉用了扁身意粉, 宅女个人其实不是太喜欢, 但这里的扁意粉做得甚有嚼劲, 咬下去烟韧度十足, 加上有著浓浓的忌廉汁包裹著, 口感非常丰厚. 当中的烟肉条不是烤得很干那种, 所以吃起来肉质还有点软身, 连著半点肥脂咸咸香香味道满讨好的. 试试把炒过的洋葱跟蒜头跟意粉搅拌一下再吃, 洋葱味道有点重但软淋得来十分入味, 为整碟意粉更添多几分香口感, 味道比坊间的CARBONARA的确更丰富, 不过可能酱汁有点多, 如果一个人吃完一碟就有点太腻, 最好还是两个人分来吃就刚好了.

这里的甜品选择不多, 只有三款, 那当然是选宅女较喜爱的朱古力口味了.

朱古力 (HK$74)
97 浏览
7 赞好
0 留言
上来的卖相艺术感十足, 中间摆放了几块厚身的朱古力, 据知旁边的海棉蛋糕是用火箭菜做的, 入口蛋糕略嫌干身, 但质感都颇松软, 个人比较喜欢的还是朱古力本身非常幼滑, 而且朱古力味香浓, 但其他配料感觉总是想抢去朱古力的风头, 个人喜好还是喜欢传统一点的朱古力味道, 这个虽然好吃不过有点太前卫了~ (看来是宅女老了....?)
88 浏览
6 赞好
0 留言
加上饮品, 埋单每人大约二百左右, 想不到可以吃到八成饱.

食物水准的确是不错, 当中的意粉跟意大利饭做得较理想, 甜品的话就不是宅女杯茶. 但这家番吃度都几高.

从食物配搭到出来的摆碟, 卖相中, 都看得出大厨对食物的那份热诚和积极, 如果一直能维持著这颗心, 成功之日指日可待.

吃完一顿有惊喜的晚餐, 离开时巳经晚上八时多, 走回街道上在微弱的街灯下吹著寒风, 谁会想到这里居然埋藏著一股热血等待著爆发?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200 (晚餐)
庆祝纪念
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