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
1
等级4
2017-06-11 1796 浏览
搬到來黃竹坑上班已有一段日子,雖然與觀塘同樣是已經式微的工廠區,但觀塘附近有民居,因此好多工廠大廈樓上單位成功轉型成為各式各樣的餐廳,既有工廠寫字樓的午市生意,也有觀塘居民的晚上生意;部份口碑好嘅餐廳,星期五及星期六晚經常爆滿。反觀黃竹坑一帶附近完全冇住宅大廈,廠廈樓上單位的餐廳數量也非常少,皆因晚上冇生意、很難生存。秋冬季節還可以步行10分鐘出去香港仔食晏,又悶熱、又潮濕的夏天就只有附近幾間工廠飯堂及熟食中心可供選擇。一直努力尋找新的開餐地點,前幾天聽見朋友介紹原來有一間從來沒有去過的廠廈樓上餐廳,一於就去試一次。「M.A.D.」位於廠廈極高層,門口是典型工廠大廈單位間隔,裏面是一個叫做寬敞的等候區,已經有10多人在排隊買飯食。等候區正中位置甚至放了一張矮茶几,上面擺滿雜誌,客人可以自由取閲。左手邊的佈置相當有心思,有點似一間非常舒服的樓上咖啡室。「M.A.D.」這個名字應該有點意思,是什麼呢?等候區的正面就是餐廳廚房,所有客人都要排隊入去裏面買餐。除了貼在牆壁上面的幾款是日午餐之外,尚有車仔麵 ⋯⋯ 雖然餐廳並沒有稱之為車仔麵,但落單形式如出一轍。唔好講笑,食了幾十年車仔麵,由真真
更多
搬到來黃竹坑上班已有一段日子,雖然與觀塘同樣是已經式微的工廠區,但觀塘附近有民居,因此好多工廠大廈樓上單位成功轉型成為各式各樣的餐廳,既有工廠寫字樓的午市生意,也有觀塘居民的晚上生意;部份口碑好嘅餐廳,星期五及星期六晚經常爆滿。反觀黃竹坑一帶附近完全冇住宅大廈,廠廈樓上單位的餐廳數量也非常少,皆因晚上冇生意、很難生存。秋冬季節還可以步行10分鐘出去香港仔食晏,又悶熱、又潮濕的夏天就只有附近幾間工廠飯堂及熟食中心可供選擇。一直努力尋找新的開餐地點,前幾天聽見朋友介紹原來有一間從來沒有去過的廠廈樓上餐廳,一於就去試一次。

「M.A.D.」位於廠廈極高層,門口是典型工廠大廈單位間隔,裏面是一個叫做寬敞的等候區,已經有10多人在排隊買飯食。等候區正中位置甚至放了一張矮茶几,上面擺滿雜誌,客人可以自由取閲。左手邊的佈置相當有心思,有點似一間非常舒服的樓上咖啡室。「M.A.D.」這個名字應該有點意思,是什麼呢?
34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等候區的正面就是餐廳廚房,所有客人都要排隊入去裏面買餐。除了貼在牆壁上面的幾款是日午餐之外,尚有車仔麵 ⋯⋯ 雖然餐廳並沒有稱之為車仔麵,但落單形式如出一轍。
7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19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唔好講笑,食了幾十年車仔麵,由真真正正的街邊推車仔檔、食到今時今日差不多全部入鋪,第一次見到英文版的車仔麵選擇單。冇辦法,要配合附近客源:黃竹坑工廠區有很多外國時裝及傢俬品牌的寫字樓,所以也有相當多外籍員工。亦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車仔餸說是非一般的車仔餸,沒有經典的豬皮、豬腸、酸齋,反而多了新加坡魚蛋、雲吞、魚肚、花膠筒等等。
16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右手邊是相當大的用餐區,典型工廠大廈建築設計,其中一邊是一排無間斷玻璃、樓底又夠高,加上餐廳位處高層,附近又冇高樓大廈;陽光非常充沛。雖然裝修簡陋,但空間感非常寛敞,不失為一個舒適的輕便用餐環境。
63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2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38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8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廚房出餐非常慢,排隊俾錢後要先自行搵位;然後等一陣間(由於沒有顯示牌,時間要自己估),再走回廚房自己捧餐。廚房太細,實在沒有空間容納洗碗碟部門,碗筷全部都是即棄式;但餐廳又願意花費金錢訂製全黑色、印有自家餐廳名字的硬身紙碗,感覺有點怪怪的。麵底揀出前一丁($10,加罐裝汽水 $8),車仔餸揀了咖喱魚蛋($11)、鮮蝦雲吞 ($13)、豬紅($11)牛腩($16)
90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那個特別訂製的硬身紙碗其實都幾細個,有點似中號杯麵,大概是1.5~2 個港產「合味道」的大小,但已經連餸、包湯、包麵,所以根本沒有俾足一個出前一丁的份量!車仔餸的價錢與其他茶餐廳比較都算幾貴,而份量又唔係特別多。
車仔麵
$69
76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再講味道,湯底叫做比較特別,共有四款選擇(香濃魚湯、詩風清雞湯、辛辣湯及出前一丁味粉湯);揀了香濃魚湯,但只有淡淡魚味,有啲失望。至於餸菜,更加唔見得出眾。咖喱魚蛋只得三粒,沒有明顯香辣咖哩味。豬紅雖然未至於一夾就散,但也不夠煙韌,做唔到靚豬紅的質感。牛腩切細粒,既沒有香濃柱侯腩汁、也炆得唔夠軟腍;但已經係自稱的主打車仔餸。鮮蝦雲吞算比較好食,餡料有鮮蝦、豬肉,也食得出有大地魚蓉,味道相當正宗,但 $13 只得三粒,計起上來要 $35 八粒,同外邊普通一間粥麵專門店的淨雲吞價錢差不多,似乎唔係好合理。
51 浏览
0 赞好
0 留言
還記得秋冬季節經常出香港仔食晏,有一間茶餐廳同樣食車仔麵,更大碗、更多餸菜、麵底更多,同樣包餐飲,都不需要 $50。這一餐真的食得唔係好飽 ⋯⋯ 應該唔會再來下一次,又需要努力尋覓新的開餐地方。
(以上食记乃用户个人意见 , 并不代表OpenRice之观点。)
张贴
评分
味道
环境
服务
卫生
抵食
用餐日期
2017-06-06
用餐途径
堂食
人均消费
$70 (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