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0
食家推介
我相信缘份!善缘、人缘、信缘、因缘、前生和后生缘等各种的缘份,跟生命里所遇到的人、物和事,冥冥都有著缘份的掺合。听起来虚无缥缈,又带点玄,引用鬼神之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本来要找寻饺子店,怎料走错了方向,四周张望之际,发现了「长寿濑粉」。我唯一认识的只有烧鹅濑粉,怎么现在濑粉也变得另有卖点?「长寿濑粉」是一家小店,店面大部份面积辟作厨房,一列数过的座位设在店外,三十多度的高温,一边擦汗、一边吃,是指定的动作吧!听了老板的介绍,决定也来滴汗,感受一下街边的风味!据老板称「长寿濑粉」来自广州西关,是老广州全手工制作的地道食品。一看面层放满了葱花、猪油渣、原味及辣味的菜脯,加上白白的粉条,不就是我爱的狗仔粉吗?老板解释濑粉跟狗仔粉不尽一样,濑粉是由纯米制作,而狗仔粉则是由沾米粉作原枓,这使想起狗仔粉是香港五六十年代经济不景时的穷人恩物,若然有白米磨米浆的话,便不用吃沾米粉来充饥吧!急不及待把配料拌匀,汤头混有叉烧丝和冬菇丝,第一口的味道比预期来得含蓄,汤底隐约透出淡淡的虾米与葱香。毕竟汤头热烫,稍过一会再进几口,配料的威力逐渐发挥,自此味感完全不一样了。小辣小咸与猪油渣丰郁的盛香,在特别熬制的汤底中,露出温和而细腻的味儿,就像儿时尝过的狗仔粥那纯朴之美。那种香纯,不仅熟悉,也很亲切!至于濑粉,质感较为爽口,不单有别于正宗的狗仔粉,老板直言甚至与西关濑粉的绵绵糊糊口感,亦不一样!无法香港人习惯了爽弹的面条,老板逼不得已改变濑粉的配方来迁就香港人的口味。边尝边观看老板手提电话内的一段片,正是广州「长寿濑粉」的报导。其后才得知老板特意跑到广州学习烹调「长寿濑粉」的手艺,为的是将正宗口味带来香港,诚意可嘉!「独孤一味」可说是专业,不过似乎风险太大,尤针对喜爱多元化的香港人,所以「长寿濑粉」增加了粉果、炸鱼皮及牛肉球等小食。我们也来试一下8元三只的韮菜饺。饺皮很薄滑,韮菜与猪肉馅的比例是我喜欢的9比1,即菜多肉少,不过韮菜煮得太软腍了,若能够保持爽口和多来一点韮菜香,必定会更加讨好。每接到新的下单,厨师便会将足够的份量即时加热。一会待放上葱花、自家制作的菜脯和猪油渣等,便成了一碗美食。老板不厌濑粉其繁复的工序,每天均会新鲜制作。首先将泡浸过的白米磨成浆,然后用布包压去米浆多余的水份,再将纯米浆唧到热水中定型,消耗十小时!当晚无心插柳,方发现「长寿濑粉」的存在,得知坊间竟有有心人将利钱不高、工夫繁重的怀旧美食做得如此认真,真的深深被感动了。香港风味小吃得以保存,实在有頼一群打不死的有心人,对传统的味道不舍不弃!在这缘份的天空下,当晚为我打开新的食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