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7
2
工展会最后一天。难得调到这附近工作。但因已经接近完结。所以没有入场游览。那就选择最近的大坑寻食。本想去食Hello Kitty cafe. 但原来已经关门了。那就普通食点东西就算。发现这间面店,就去试一试。这间面店总店在筲箕湾。这间是分店。今天大坑很宁静。所以慢慢食都没有太大压力。最后听职员说。原来工展会带旺维园,反而令四周食店变得人少了。都好呀。可以慢慢来。今日我选择了下面这个配搭:这里没有套餐。饮品要分开点。我选了大可乐。价值$11。其实都几贵。不过车仔面没有可乐,又唔系太满足。讲回那个面,这里选择唔多,丸类比较多。但只选择丸类又觉得唔值这个价钱,所以特意选择了猪手,开始时都唔会太大期望。因为觉得这里的价钱,只反映这里的租金和物价指数。但食后很惊喜,猪手很易入口,很「琳身」。很有味道,真系估唔到呀。反之那些牛筋丸就唔太合水准。食落一点都唔弹牙,没有太多筋。似普通牛丸。有点失望。如果要选择我想我下次要一个猪手面可以了。还可以便宜一点。
继续阅读
十多年前当我还未回港定居时,有一次回港渡假,好友特地驾车带我到筲箕湾东大街吃「(鱼)片头切(牛)腩豉油捞粗(面)」,一试难忘。数年后回港工作,我亦不时独自过来吃「捞粗」,通常光顾的都不外乎那两家面店,最近得知其中一家落户大坑,因为地点离家较近,所以特别方便。今天专程去试试大坑分店的水准,假日下午十二时半抵达,门外已有八人等候,这店不大,大概只有十到二十个座位,幸好独个来,不用等位;点了我的例牌「(鱼)片头切(牛)腩豉油捞粗(面)」后五分钟,面便到枱,清汤牛腩的色泽油润,吃一口,牛腩不单肥瘦均匀,亦炆得腍,但我个人较喜欢有嚼口的牛腩;粗面煮得爽口,但面身过湿,豉油微甜;鱼片头一贯的弹牙,水准与老店一样;值得一提的是枱上有炸蒜蓉和两种不同辣度的辣椒油以供佐食。我很高兴再不用到东大街也可吃到我喜爱的香港道地美食!
继续阅读
港式鱼蛋粉 近十年不少传统名店都相继结业。儿时最爱食既香港仔谢记鱼蛋几年前都敌不住租金关系结业租出去,另一主要原因系揾唔到靓鱼。收工6点几去到唔需要等位, 一睇餐牌鱼蛋种类比平时多 (有白鱼旦,炸鱼蛋 同香葱鱼蛋)。问完姐姐,佢推介香葱鱼蛋出面无得食
等食期间,另一枱嘅两个客人多多要求,楼面姐姐依然好好态度推介餐牌食物。真系而家小店难得一见,服务态度100分
店舖设计走复古风,用咗格仔地砖折凳圆枱 有以前大排档嘅感觉
鱼片头豉油皇捞粗 $47 (评分:8/10)
鱼片头份量多与汤另上, 豉油皇捞粗 食落爽口唔咸. 鱼片头食到系手打,表面炸过唔油而且非常弹牙一啲都唔腥,本身已经调味但味道适中.
香葱鱼蛋豉油皇捞粗 $47 (评分:8.5/10)
香葱简直系主角, 而且切得比较大粒仲可以食到一粒粒嘅口感.虽然 葱嘅份量好多,但味道清淡. 唔食葱嘅我都食唔停口. 记得一定要点佢哋嘅自家制辣油 (有分两种 -普通和大辣). 普通辣油香,食埋啲渣炒得好香. 一间会自己炒辣油嘅鱼蛋舖,绝对会加分呀.
继续阅读
在大坑散策,经过这间朴致的鱼蛋粉店,看见干净的木枱,收拾企理的调味品架,便不得不入内一试,因经验所得,这般企理的小店出品一定不会差。大碗上桌,热腾腾的,用匙羹另外盛着葱花,吃那刻才想走青也可。先喝口汤,汤属清甜,混着腩汁便更浓郁,牛筋腩份量不多,肉跟筋份量相等,肉是吃得出一丝丝,不算太腍,是我喜欢的质感,卤汁入味,有明显桂皮、姜、八角的味道,不会过咸,筋也做得软滑。吃口河粉,实净不烂,属较幼身的类别,难得有少许米味。再吃葱花鱼蛋,咬下爽口,味也甜不腥,倘若弹牙度再加强更佳!第二转,加入辣椒油(细心位有大辣或小辣之选), 喝汤、吃牛腩、河粉、鱼蛋,风味又与别不同。下次会在正餐时再来,试试这儿的炸鱼蛋,片头及猪手!
继续阅读
去开房协,发现附近有好多餐厅,行过睇咗好多间,但我一心只想食汤粉就拣喱间。位置不多,得四五张圆枱。过咗午饭时候所以人不多。个餐牌都写到明系鱼蛋老手始于1950,点都要试下佢啲鱼蛋既。有得单拼or双拼,叫左碗双拼(猪手+炸鱼蛋)汤河,猪手炆行几腍,肉质弹牙入味,反而炸鱼蛋比较逊色,太过淋又唔弹牙。河粉系一夹起就碎一夹起碎,好无瘾。总括黎讲,食道味道麻麻,普通份量,环境方面佢对住啲车房,好吸尘又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