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食無憂】女生常M痛 飲食有甚麼要注意?
2017-09-26

痛經,又叫經行腹痛。指婦女行經期間或經前經後,周期性出現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骨氐,甚至劇痛昏倒者。月經初潮後2-3年的青年婦女多發。經行前後情志抑鬱、冒雨涉水、乘涼游泳、飲食生冷或油膩、體質虛弱、多產房勞皆可致之。

《素問·舉痛論第三十九》:「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篇中亦多次指出寒邪入侵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臨床上亦以寒邪致痛者最為常見。

要舒緩因寒邪導致的痛經,最簡單的方法除了熱敷或用艾灸腹部外,可以飲薑棗紅糖茶飲:生薑五片、紅棗三枚(去核)、紅糖一湯匙。

水三碗武火煎沸,轉文火煎一小時。乘暖飲之,有餘則保溫,代水飲之,時時不拘。

但中醫強調「未病先防」,預防勝於治療。

寒性凝滯,寒氣入侵經脈,則血行不暢,血行不暢則氣亦滯。所以行經前後尤應禁食蟹肉、螺肉、杮、草莓、奇異果、西瓜、山竹、蓮霧、白菜、芥菜、西洋菜、芽菜、綠豆、生薏米等瓜果涼菜及一切生冷食物。另外行經期間忌涉水游泳乘涼,寒冷天氣應避免穿裙,以免風寒入侵,寒從腳下生,寒氣循經入腹等等。

痛經一病,雖然以寒邪致病為主,但臨床上尚有氣滯血瘀、濕熱下注、氣血虛弱、肝腎虛損所致者。因為痛經病因複雜,容易反覆,患者難以辨別,應先讓醫師四診合參,判別所屬證型,辨證論治,內服中藥加上針灸治療,效果更佳。並應配合醫囑,堅持周期性治療


※上述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


关键字
醫食無憂
專欄
中醫
健康
黃曦民
黃曦民,註冊中醫師 (針灸),香港中醫藥科技學院講師,莫飛智醫易傳承工作室助理研究員,香港大學中醫全科學士 (全日制),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學深造證書 (臨床婦科學),前仁愛堂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 (屯門區)中醫師
本月热门
持續更新! 2025生日優惠餐飲精選 送多款免費餐點
7天前
2025掃街地圖 港九新界26間小店推介 (持續更新!)
5天前
【持續更新】慳錢上班族 23間港島/九龍/新界區抵食飯堂推介
2025-06-19
開心果甜品合集 法式可麗餅/牛角包/巴斯克蛋糕/麻糬/糖水
2025-06-30
香港點心店推介!海鮮主題/手剁豬肉燒賣皇/親民價蟹粉小籠包
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