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8-04-05
151 views
約6時入座,只有幾名客人,雖然舖頭面積不算大,環境尚算舒適,燈光設計亦配搭適宜,給人一個好地道意大利小店的感覺,雖則餐牌上的英文有點礙眼,例如 pasty pizza, 甚麼是糊糊的比薩呢,令人摸不着頭腦, 但亦無損顧客對食品質素的期待。當晚點了 green salad, black garlic bread, soup of the day:cream corn soup, black truffle pizza, linguine with scallops. 沙律是個普通的沙律,黑蒜蓉包賣相有創意,淡淡的蒜香,令不喜歡蒜頭味道的人亦可接受,廚師心思確是十分細緻,而配上蒜蓉包的栗米湯更是一絕,栗米蓉煮出來的湯,沒有丁點忌廉,對我這些注意健康的人,實在好得無話可說。到了主菜,扁意粉煮得恰到好處,不像一些偽洋鬼子餐廳的 al dente, 太硬的麵身不是大部份香港人能接受的,而且沒有太濃烈的olive oil味道,反而更能帶出港式茶餐廳的風味,碟底的湯更令人聯想起常餐裏的义燒湯意,至於帶子本身,更是貫徹了港式烹飪技巧,即是先用梳打粉發大發鬆,故此當侍應端上檯時,wobbly scal
當晚點了 green salad, black garlic bread, soup of the day:cream corn soup, black truffle pizza, linguine with scallops.
沙律是個普通的沙律,黑蒜蓉包賣相有創意,淡淡的蒜香,令不喜歡蒜頭味道的人亦可接受,廚師心思確是十分細緻,而配上蒜蓉包的栗米湯更是一絕,栗米蓉煮出來的湯,沒有丁點忌廉,對我這些注意健康的人,實在好得無話可說。
到了主菜,扁意粉煮得恰到好處,不像一些偽洋鬼子餐廳的 al dente, 太硬的麵身不是大部份香港人能接受的,而且沒有太濃烈的olive oil味道,反而更能帶出港式茶餐廳的風味,碟底的湯更令人聯想起常餐裏的义燒湯意,至於帶子本身,更是貫徹了港式烹飪技巧,即是先用梳打粉發大發鬆,故此當侍應端上檯時,wobbly scallops 即時令我面上掛上滿足的笑容,難怪餐廳得到3百多個好評了!
奈何未能吃光所有食物,便要怱怱離開,未能再試他的咖啡及甜品,下次一定要再來試其他招牌菜式。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