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8-12-26
38 views
記十二月上旬周日午餐找了個假日朝早歎茶,試試新派的點心~狀元級第,比較起對面海的夏宮,這裡同樣掛著華麗的山水畫,樓底沒那邊的高,在大紅燈龍高掛下,周日坐滿茶客,氣氛喧鬧Cozy,配起艷麗茶杯更添古色古香氣氛。甫坐下侍應有禮地介紹假日的特別點心,又跟後生後侍應談起手上的G9,這情面該不會出現在夏宮吧,也是喜歡香宮的原因,當然這多少是出自個人情意結。古琴奏下的中樂,懶洋洋的伸個懶腰看看有什麼好吃,簡明餐牌,以粵菜為主夾有不少傳統順德菜,也有葉師傅獨創的新派粵菜,對三元及第很有興趣,此外又叫下了幾味點心,及野菌炒菜。招牌點心狀元及第,若非侍應解釋也不會知是什麼來的,原來是一門三傑蝦膠、茄子及鮑魚三重奏。以新淨精巧的蒸籠盛著,三色組合賣相精緻亦見得著創意。為了多試幾味,已習慣了一客二人分享,以清簡一點的蝦膠開始,原件蝦膠夾著一片帶子墊以荷葉,掛上輕巧蛋白芙蓉芡,帶點荷香,一點點蛋花配起爽甜蝦膠加上帶子的鮮,也不錯。淡味後,試試蒸茄子,大片茄子炸過,不太油,面層添上濃濃的甜酸醬汁,下了小片蒝荽提味,茄子強烈味道與酸辣汁走在一起,個性十足,似懂非懂的體驗過。到荷葉蒸鮑魚,比較起蒸茄子,鮑魚味道來得
找了個假日朝早歎茶,試試新派的點心~狀元級第,比較起對面海的夏宮,這裡同樣掛著華麗的山水畫,樓底沒那邊的高,在大紅燈龍高掛下,周日坐滿茶客,氣氛喧鬧Cozy,配起艷麗茶杯更添古色古香氣氛。
甫坐下侍應有禮地介紹假日的特別點心,又跟後生後侍應談起手上的G9,這情面該不會出現在夏宮吧,也是喜歡香宮的原因,當然這多少是出自個人情意結。
古琴奏下的中樂,懶洋洋的伸個懶腰看看有什麼好吃,簡明餐牌,以粵菜為主夾有不少傳統順德菜,也有葉師傅獨創的新派粵菜,對三元及第很有興趣,此外又叫下了幾味點心,及野菌炒菜。
招牌點心狀元及第,若非侍應解釋也不會知是什麼來的,原來是一門三傑蝦膠、茄子及鮑魚三重奏。以新淨精巧的蒸籠盛著,三色組合賣相精緻亦見得著創意。
為了多試幾味,已習慣了一客二人分享,以清簡一點的蝦膠開始,原件蝦膠夾著一片帶子墊以荷葉,掛上輕巧蛋白芙蓉芡,帶點荷香,一點點蛋花配起爽甜蝦膠加上帶子的鮮,也不錯。
淡味後,試試蒸茄子,大片茄子炸過,不太油,面層添上濃濃的甜酸醬汁,下了小片蒝荽提味,茄子強烈味道與酸辣汁走在一起,個性十足,似懂非懂的體驗過。
到荷葉蒸鮑魚,比較起蒸茄子,鮑魚味道來得簡單直接,罐頭鮑魚帶著強烈的個性,鮑魚鮮嫩軟熟能輕易嚼下,荷香被濃汁淹過,但仍嚐得到高湯的鮮味,處理方面是很認真,而罐頭鮑蒸出來口感也會比鮮鮑易掌握一點,是聰明的設計。 之後與大廚傾過,原來唔少鬼來專程來吃的,中西合璧的點心在鬼佬眼中也有一定江湖地位。
比較起狀元及第,其餘幾味點心顯得有點悶,還好味道老老實實,用料方面不會叫人失望,味道卻不如福記。一籠四件的蝦餃,件頭不少,始終是酒店出品,澄面皮下是透視到紅潤蝦身,蝦肉爽中帶鮮配起筍粒怎麼吃也不會差,包著的皮薄但略為濕了半分,可以好一點的。
帶子腸粉即叫即拉的,上檯時冒出蒸汽,皮滑卻不著水珠,口感有點濕潤,但嚐得著米香帶子也順滑鮮味,夾起也不易散,蘸上無添加的甜豉油,二人很輕易清碟。
順德小品蜆芥鯪魚球,鯪魚球打成細粒,皮很Crispy,也要花點牙力才能「趙」開,鯪魚餡鬆嫩有彈性,下了點果皮、炒香蝦米是老派的味道,不錯,蜆芥是蔥多蜆少亦帶點腥味,說到順德的蜆芥醬,還是老字號翠亨村出色。
燒腩仔一字排開,兩層肉夾著一層脂肪,皮烤得酥脆但油了一點,肉調得夠味亦帶點肉汁,脂肪部分不多,但可能翻叮後再滲油,感覺是很油很油要靠芥末作中和,之後還要多添普洱去膩。
侍應招呼殷勤親切,會在適當時候加水添茶葉,換碟的時間恰到好處,經理適當時來問問大家意見,影相時也會「自動波」避開,醒目有禮。
很飽了連喜歡的傳統叉燒包也沒胃納品嚐,共享了稱心愉快的周日茶點,對於新派點心看多了一點,是不錯的體驗,會再找日子來試試真正的素菜及海鮮。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