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2-12-08
25 views
"上桌時呈現橙紅的色澤,碗面除了有不少魚肉碎之外,更加了一些香葉以作點綴,配合碗內的米線,味道於酸辣之中,又包含一點魚香的鮮味,同時更摻雜了薄荷及菠蘿的清新感覺,這個組合初覺有點怪,卻絕不留於討厭,後來更點混然天成的感覺,再倒上一點檳城的特色蝦膏上去,竟與兒時吃過的保衛爾牛肉茶,有八至九分的相似............"這段文字敍述,是我對這碗檳城亞參叻沙,所帶出的具體感覺印象。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成為了飲食博客之後,於這數年之間,總算弄出了一點成績,期間也得到一些食肆的垂注青徠,對於這類邀請,近年多是抱上平常之心,近日一間備受食友談論的新店,因個人湊不夠人數的關係,本身已持放棄態度,卻是餐廳方面鍥而不捨,再三加以聯絡,相對於人家的盛意拳拳,個人若還是吊兒郎當的話,就顯得有點於禮不合了。座落於西環的盛貿飯店,位處皇后大道西五百餘號的路段,地點上比較偏遠,這卻不代表欠上優勢。得知近這二個月間,新開了這間馬來一菜館,從其英文名字可以看到,餐廳所供應的,是以馬六甲這漁港作為中心,再伸延至怡寶、吉隆坡、以及星洲的一眾美食。據知酒店入住的旅客之中,當中不少也是來自南洋,有關方面因利乘便之餘,也有點
這段文字敍述,是我對這碗檳城亞參叻沙,所帶出的具體感覺印象。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成為了飲食博客之後,於這數年之間,總算弄出了一點成績,期間也得到一些食肆的垂注青徠,對於這類邀請,近年多是抱上平常之心,近日一間備受食友談論的新店,因個人湊不夠人數的關係,本身已持放棄態度,卻是餐廳方面鍥而不捨,再三加以聯絡,相對於人家的盛意拳拳,個人若還是吊兒郎當的話,就顯得有點於禮不合了。
"淺談對南洋菜的印象,因為位處於亞熱帶區域的關係,當地氣候偏向炎熱而潮濕,卻不乏豐盛的天然物資,主要以海產為主,至於烹調風格,亦為針對氣候而主攻香濃開胃,更因古代海上貿易這個歷史背景,所以用上了不少香料。年前曾有一個甚有知名度的電視女食評家,不知就裡就亂彈人家味道難吃,最後反給當地的旅遊局責難,最後淪為貽笑大方的局面。"
期間送上兩杯香茅班蘭特飲,看賣相甚為美觀,底部主要是碧綠的班蘭葉汁,再倒入加了糖漿的香茅水上去,其恰當的清甜味道,可不乏陣陣的幽香之感,喝著時可謂心曠神怡。順帶一提,當晚因為有人缺席關係,所以人數上略見單薄,食物方面主要由餐廳發辦,惟要求減持食品的份量,所以盡量不報上價錢,主談的還是味道及印象。
椰漿飯盛行於馬來西亞一帶,以往在香港吃過幾次,算是有點椰香,卻沒有這躺來得那麼濃身,於乾身的飯底之中,可甚有豐厚的椰味甜香,當中更混雜出一點米香,雖然未算熱燙,在香港已算數一數二;至於伴碟的送飯物,分別有炸雞、花生、雞蛋、青瓜、炸鳳尾魚以及辣醬等,遇上暑天之時,可是一碟開胃的主餐組合。個人的印象之下,如將炸雞改為濕弄之物,例如巴東牛肉等,味道可會更合心意。
"傻佬,我重有貨呀,你唔係停手吓,繼續啦!" 說上這話的正是我的胃部,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來個第二回合,直至下半場完結好了。
既然吃上,星馬菜,怎少得了海南雞飯,就來了一份完整的份量,與主人家各來半客。誰知不吃猶自可,其油飯竟來得甚有水準,口感爽而不黏,盡得香而不膩的精髓,加上濃淡適中的調味,可不比一眾所謂的名店遜色。至於雞塊亦大致來得嫩滑,雖然鮮味上未見十分突出,亦沒有結出皮下的凍膏,憑著自家調製的三色醬,食味上亦見可觀不俗,配合用上甜菜頭烹製的雞雜清湯,論及各方範疇,一切也比想像中為佳。
吃過多頓菜式之後,大多數的味道確是不俗,加上當中的交談對話,相信在有限的範圍之下,已弄出最接近當地的味道...........換言之還是有點「改善空間」,加上期間亦看過餐牌,其不算大眾化的價錢,味道上實有再提升的需要。這其實是一件好事,論及改善空間,本人何嘗沒有?! 正因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目標,才有發奮向上的動機與及拼勁。
正如免費吃了人家的一餐飯,來個美言數句,絕對是不難之事,個人還是想反映一些衷心的改善建議,還望恕個小弟的狂妄之言,相信憑著主廚的廚功經驗,一定能夠推加食物的水準上去;最後還是謝過餐廳方面及方小姐的邀請,據知當上了軌道之後,餐牌內更會加入胡椒蟹及咖喱魚頭等馳名菜式,一切還是拭目以待。
陵觀印象:良,但還可再上一層樓
評分:味道 4 環境 4 服務 3.5 衛生 4 抵食 ??
試食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五日晚上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