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21
8
Level4
2010-07-08 70 views
在香港吃過的好吃的餃子,中環的王府是一間(可惜半年前去吃發覺也退了步),另一間就是土瓜灣的巧興。倚仗著近水樓台的優勢,這裡的餐牌也試得七七八八,就逐一寫寫:豆漿:凍豆漿是預先落好糖的,偏甜,建議來一碗熱豆漿,會附上一包白糖,先喝幾口不加糖的,豆味更香濃臘八醋:除了有點偏甜的港式醋,這裡亦有北方人才吃的臘八醋。然而這裡的臘八醋有點欠誠意,記得姥姥家泡的臘八醋,蒜是綠色的,這裡卻還是白色,蒜香也不太突出,有點失望。三鮮餃:餡料有豬肉、蝦、韭黃(要我說應再加上雞蛋才更地道),味道調得淡了少許。皮兒不厚,但覺得談不上是薄,而且比較硬而幹,不及王府做的美味。白菜餃:是我很喜歡的白菜豬肉餡餃子,豬肉餡蒸得鬆身,口感細膩,輔以少量白菜,緩和一下豬肉的膩感。美中不足是餡兒調得又咸了點。煎餃:這裡的煎餃其實更像是炸餃子,外皮煎得噴香脆口,當然代價就是比較油。韭菜和豬肉是王道,餡的比例也合適,豬肉一定要比韭菜多一點才好,不然韭菜的菜味就太搶了。白菜冬菇餃:十分輕怡的一款,只有很少量的豬肉提味,油水不足,味道有點寡。其實好吃的素餃子其實餡料都用油炒過,熱量反而比肉餡餃子更高。菜肉雲吞:看名字還以為是廣東的那
Read full review
在香港吃過的好吃的餃子,中環的王府是一間(可惜半年前去吃發覺也退了步),另一間就是土瓜灣的巧興。倚仗著近水樓台的優勢,這裡的餐牌也試得七七八八,就逐一寫寫:

豆漿:凍豆漿是預先落好糖的,偏甜,建議來一碗熱豆漿,會附上一包白糖,先喝幾口不加糖的,豆味更香濃
臘八醋:除了有點偏甜的港式醋,這裡亦有北方人才吃的臘八醋。然而這裡的臘八醋有點欠誠意,記得姥姥家泡的臘八醋,蒜是綠色的,這裡卻還是白色,蒜香也不太突出,有點失望。
三鮮餃:餡料有豬肉、蝦、韭黃(要我說應再加上雞蛋才更地道),味道調得淡了少許。皮兒不厚,但覺得談不上是薄,而且比較硬而幹,不及王府做的美味。
白菜餃:是我很喜歡的白菜豬肉餡餃子,豬肉餡蒸得鬆身,口感細膩,輔以少量白菜,緩和一下豬肉的膩感。美中不足是餡兒調得又咸了點。
煎餃:這裡的煎餃其實更像是炸餃子,外皮煎得噴香脆口,當然代價就是比較油。韭菜和豬肉是王道,餡的比例也合適,豬肉一定要比韭菜多一點才好,不然韭菜的菜味就太搶了。
白菜冬菇餃:十分輕怡的一款,只有很少量的豬肉提味,油水不足,味道有點寡。其實好吃的素餃子其實餡料都用油炒過,熱量反而比肉餡餃子更高。
菜肉雲吞:看名字還以為是廣東的那種雲吞,但都好奇叫了一客,結果發現其實是肥胖版北方餛飩。北方人管雲吞叫『餛飩』,皮比雲吞更大、厚身一點,餛飩湯則要落醬油和紫菜來喝。這裡的皮就過厚了,小白菜和肉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一,口感細膩清淡。總的來說味道是不差,但比起家里人做的餛飩,還是有點不倫不類…
雞絲涼麵:雞肉煮得絲毫不『鞋』,麻醬更是調得恰到好處,不會太濃或過咸,芝麻味又全給帶出來,再配上脆身清爽的胡蘿蔔絲和青瓜絲,營養之餘也緩和了芝麻醬的肥膩。
牛腩麵:這裡的做法很北方,麵條略粗而扁身,算是『筋斗』;牛腩也燉得夠『爛』,尤其是連腱的部位;肉湯入味,不單只有醬油的咸味。
炸醬麵:炸醬有點過甜,而且豬肉太瘦,好吃的炸醬應該是帶點肥豬肉一齊炒醬的,而且青瓜絲份量有點少。有一次吃麵更是『坨』了,後來索性也不影相,最好端上來就趕快吃。
酸辣湯麵:真的很不似上海的酸辣湯,豆瓣醬味太濃郁,又落了不少糖,反而有點魚香肉絲的味道,依然很好吃,配料有白豆腐、血豆腐、青豆、火腿,湯汁炒得香口亦不油膩,勾芡也合宜,不會過於濃稠。

一氣寫了好多款式,總體水準也屬中上,其中尤愛雞絲涼麵、北京水/煎餃(走湯)、菜肉雲吞,能在小館子聽到鄉音也倍感親切。不過,看到這一間的分類竟然是粵菜(廣東),實在有點詫異。

老實說我其實並不算很喜歡吃『餡兒』(諸如包子、餃子、餛飩這類北京話統稱為『餡兒』),上小學的時候住在姥姥家,竟然有一星期連續三天都做包子,而且全是白蘿蔔豬肉餡,當時對伙食強烈不滿的我甚至以『離家出走』以示抗議,結果被姥姥給追回來,炒了扁豆給我做晚餐。而今,一年裡在家的時間連兩個星期都沒有,太姥姥早已辭世,姥姥體力也變差不宜再做麻煩的料理。或許,我還可以去包子舖來個熱騰騰、皮薄餡多的包子,然而畢竟不是家人的愛心料理,吃起來也變了滋味罷。
臘八醋的蒜沒有泛綠,有點失望
4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這裡的餃子餡多,可惜皮不夠薄
2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白菜豬肉餡有點偏咸
2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有點似炸餃子的煎餃
9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豬肉與韭菜的比例合宜
2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其實更像北方的『餛飩』
10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菜肉比例1:1
3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牛腩麵肉湯入味,但略咸
3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連腱的牛肉最美味
5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推薦這裡的麻醬涼麵
5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炸醬有點偏甜
1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Waiting Time
5 Minutes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30
Recommended Dishes
有點似炸餃子的煎餃
豬肉與韭菜的比例合宜
其實更像北方的『餛飩』
菜肉比例1:1
連腱的牛肉最美味
推薦這裡的麻醬涼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