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2008-11-02
18 瀏覽
氣餒的周末,心情不好時也沒有活動什麼比出來吃餐好更能解悶氣,約了幾位旅行團成員出來吃餐便飯,傾傾清假大計。突然想吃新派的滬菜,印象中這裡裝潢不賴,有新朋友的情況下,這裡也算是較穩陣選擇,附近競爭激烈太差的話,早就執了。四人坐到卡位,遲來了連餐牌亦未有時間看,連忙點了醉雞、海蜇頭、紅燒肉、奶油津白、小籠包、鱔餬幾味平宜近人的外省菜。人不多,兩味涼菜也差不多了,醉雞肉質不怎好,帶點粗糙,但醉入肉,確實美味,醉雞就是如此,當然在坐的還是比較喜歡吃肉嫩但不醉的醉雞。海蜇頭全部是葵花狀的海蜇頭,爽嫩帶麻香,也是穩陣之選。招牌的紅燒肉老樣子用大瓦埕載著,五花腩三成肥,掛上冰糖醬油炆成的艷紅外衣,脂肪肥味,但瘦肉只炆不焗,肉質粗韌得要命,最近吃過幾間新牌的滬菜館,同類菜式都是這裡情況,赤醬是對辦的,但火功可以更好。小籠包一客四件(卅二元),份量剛好一人一件,皮薄透光,在坐筷子功不好的朋友亦沒漏汁問題,汁鮮肉嫩,每隻八元,連埋裝潢服務,吃得過。清炒河蝦仁(一百二十八),比起老牌菜館平三成,蝦啤水發漲大如姆指,蝦鮮、肉質早已被啤走,口感軟腍而蛋清太厚,愈吃愈「立籮」,麻麻,四人各分上十餘粒,份量是交足功
突然想吃新派的滬菜,印象中這裡裝潢不賴,有新朋友的情況下,這裡也算是較穩陣選擇,附近競爭激烈太差的話,早就執了。四人坐到卡位,遲來了連餐牌亦未有時間看,連忙點了醉雞、海蜇頭、紅燒肉、奶油津白、小籠包、鱔餬幾味平宜近人的外省菜。
人不多,兩味涼菜也差不多了,醉雞肉質不怎好,帶點粗糙,但醉入肉,確實美味,醉雞就是如此,當然在坐的還是比較喜歡吃肉嫩但不醉的醉雞。海蜇頭全部是葵花狀的海蜇頭,爽嫩帶麻香,也是穩陣之選。
招牌的紅燒肉老樣子用大瓦埕載著,五花腩三成肥,掛上冰糖醬油炆成的艷紅外衣,脂肪肥味,但瘦肉只炆不焗,肉質粗韌得要命,最近吃過幾間新牌的滬菜館,同類菜式都是這裡情況,赤醬是對辦的,但火功可以更好。
小籠包一客四件(卅二元),份量剛好一人一件,皮薄透光,在坐筷子功不好的朋友亦沒漏汁問題,汁鮮肉嫩,每隻八元,連埋裝潢服務,吃得過。清炒河蝦仁(一百二十八),比起老牌菜館平三成,蝦啤水發漲大如姆指,蝦鮮、肉質早已被啤走,口感軟腍而蛋清太厚,愈吃愈「立籮」,麻麻,四人各分上十餘粒,份量是交足功課的,不太高要求的話,這個也可以一試。鱔餬同樣是帶甜醬炒成,黃鱔肉質夠嫩,但不夠鮮,無可無不可的吃過。
心情不好自然很想很想吃甜,滬菜八寶飯是白色糯米飯,加了紅豆沙,煎得油膩而散蔥,但唔理了,濕都照吃,甜而焦糯,很快就清碟。
因要收開瓶,大家全程飲茶,縱然全院滿座,但侍應反應快加茶斟水醒目,對於菜式解釋亦滿意,服務都值五粒星。食物質素並不突出,但調味功夫對辦,服務、環境也沒什麼挑釁,比較起最近幾間新興起的新派滬菜,這裡更值推介。
張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