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沒有自助餐的概念,父母口中的聖誕大餐,也就是在尖東逛完燈飾後,於附近快餐店買的一隻炸雞髀。上中學時開始兼職,有了比較「寬裕」的零用錢,放學後可以跟三五知己到快餐店食下午茶,邊吃邊聊當日在學校遇到的趣事,當時吃的是紅豆冰配炸雞髀。在小城知味裡看見「生炸雞髀」及「生炸全翼」的餐牌,感覺既興奮又心酸。興奮,是因為嚐到失落多年的味道。心酸,是因為當「生炸」也能成為賣點,則意味在這個追求快捷的年代,很多快餐店都已經放棄即叫即炸,改用先蒸後炸的方法來處理,有些甚至索性不賣炸雞髀,改賣豉油雞髀。小城的生炸雞髀,前後等了超過10分鐘,不過值得。雞髀size比整隻手掌還要大,雖然厚身,但皮脆肉嫩,底面兩邊都炸至最美的金黃色,雞皮部份尤其香脆,啖啖肉而且索索有聲。雞髀經過醃製,所以肉味濃,咬開後感覺得到肉質的彈性,當中沒有血水之餘又充滿肉汁,証明火喉控制得宜,百分百是回憶中的味道。不過,配菜薯條反而有點軟掉,非常失色。同場的生炸雞全翼一樣是即叫即炸,平時正價是$17,現時凡惠顧餐廳任何食品或飲品,可以$7換購,可謂激抵。雞翼比雞髀多了一份更濃的香草和黑椒味,不過同樣皮脆肉嫩,惹味香口,有點停不下來的感覺。最後來一個咸牛肉炒蛋潛艇,也滿有驚喜,因為熱狗包比手掌還要長,可算是重量級潛艇。最重要是熱狗包表面經過烘烤,名副其實做到外脆內軟,餡料的咸牛肉炒蛋又多至滿瀉,保証飽肚。集體回憶,除了環境,還包括食物。生炸雞髀,代表著最踏實的香港精神,以及最原始的港式滋味。這樣的味道,最值得珍惜,也最教人懷念。…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