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為柿科植物柿(Diospyros koki L.)的果實,原產中國南方,是中國四大水果之一,僅次於蘋果、梨和柑桔,栽培歷史已有三千多年。中國柿的品種有800個以上,日本有1000多個,可分成甘柿和澀柿兩大類。甘柿果肉成熟後柔軟,果汁清甜,摘下即吃;澀柿必須經過密封發熱退澀後才甜美可食。著名的柿有中國北羅田、麻城柿和個大、脆甜的日本富有柿,柿皮均為橙紅色或朱紅,有核。而著名的澀柿有河北的形似磨盤、中部有明顯條痕的大蓋柿,浙江杭州的扁花柿、火柿,山東的牛心柿;這些柿有的核多,有的無核,最大的有250克,最少的只有60-70克。
本植物的根(柿根)、樹皮(柿木皮)、葉(柿葉)、花(柿花)、宿存的花萼(柿蒂),果實的製成品(柿餅)、未成熟的果實汁液(柿漆)等均可作藥用。 柿子性寒,能清熱、潤肺、止渴,對於大便乾結、痔瘡出血患者尤宜;對熱性體質的高血壓患者也有很好的降血壓作用,如有中風傾向時,可用柿漆和牛奶或米湯調服,每服半杯,作救急用;不說也不知,其實缺碘的甲狀腺腫大者,食之亦有良效,皆因新鮮的柿子含有微量的碘。
另外還有杮餅、柿蒂和杮霜。杮餅即杮子加工成餅狀,與杮子功效相約,不同的是更能治呃逆。例如進食過急,或者無緣無故,忽然呃逆不止,可用四個京柿,洗淨切開煲水,慢吞細酌的飲,飲用幾次呃逆自然停止。作為藥用或食療用途的柿餅,慣用京柿。京柿是圓形而細個的,不是扁形的。而柿蒂亦是治呃逆的能手,中醫處方中就有一條用來治呃逆的名方,叫「丁香柿蒂湯」。
杮霜則是在加工杮餅時,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性涼味甘,也能清熱潤燥化痰,能紓緩肺燥所致的喉嚨乾咳、口舌生瘡等症狀。
但要注意:糖尿病患者、脾胃虛寒容易胃痛腹瀉、受涼感冒及婦女行經期間尤其常有宮寒痛經患者皆不宜食用。
※上述內容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