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1
0
电话号码
+853 2895 3377
开饭介绍
李家菜以顺德菜丶中山菜为蓝本,将传统煲仔菜和小吃改良并发扬光大。咖喱煲是李家菜的招牌菜式,分别会用上牛尾丶牛脷或牛腱为主要材料,牛的油份和秘制的咖喱汁相辅相成,香辣口感别家难求。
继续阅读
营业时间
今日营业
18:00 - 05:00
星期一至日
18:00 - 05:00
以上资料只供参考,请与餐厅确认详情
十月初五街好多人都知道有好多美食,估唔到比我无意中发现一间美食,我地叫左<盘龙鳝><冰冻八爪鱼><卜卜蚬>可以用新鲜既鲜甜及肥美来形容,下次大家有机会可以试下。
继续阅读
每到有压力嘅时候就会好想食椒盐野,真系最好嘅comfort food!当中椒盐粟米绝对系我嘅首选,李家菜嘅椒盐出品系水准之上,呢碟清甜嘅粟米沾满刺激香辣嘅炸蒜椒盐,每一粒粟米都咁惹味,简单又满足!椒盐鸭舌同样优秀,炸粉厚度刚刚好,炸得好香口,落左南乳令成件事变得更重口味,更令人食唔停口!至于佢个卜卜蚬都唔错,够多蒜蓉之余啲蚬都算新鲜,不过如果多返少少酒香会更正呢又,听闻李家菜个椒盐粟米系始创,但唔知系咪100%真呢
继续阅读
新马路塞车塞左半个钟, 就系为左去李家菜为左食个咖喱包(外面脆卜卜, 面包细滑软熟, 入面仲有大量香辣咖喱, 劲好味!! 一年前黎都仲有), 一入店, 店员话已经无再做咖喱包, 劲失望!! 只好点其他菜.咖喱牛脷: 牛脷好入味, 软稔稔, 咖喱味够辣, 薯仔好粉好好味, 但个咖喱好似无以前个种香辣味了墨鱼芝士波: 炸到金黄色~~靓油, 墨鱼够嫩滑弹牙, 芝士味重, 大爱!! 食左4粒, 好邪恶!!蒜香粟米: 粟米清甜, 炸到岩岩好, 蒜香味一流, 又系一个劲热气但又食唔停口的菜!!炒什菜 正常水平, 菜心如果炒熟D入味D就更好味.
继续阅读
延续澳门宵夜系列! 老实说, 澳门人常常认为香港宵夜五光十色, 选择极多, 可惜香港宵夜东买少见少, 好食的无多少家了。反而澳门街上依然夜夜笙歌, 宵夜东多式多款。今次来了十月初五街上的李家菜, 其实铺位在近街尾牛记附近。从沙栏仔共皮记老铺向牛记方向行, 过了左边的龙苑面家之后就到。餐厅听闻开至半夜四点, 所以夜鬼不愁去处。餐厅其中一个招牌菜式 - 冰镇八爪鱼。八爪鱼肉带灰啡色, 肉是有卤过的痕迹。肉腍, 凉而爽口中有些咸味。点上酱油和日式芥辣, 鲜味更多一点, 不过小心芥辣太呛鼻!煎鱼饼, 薄片但是弹性不错, 不过没有预期般的脆口。有点点香鲜味道, 葱脆而香, 中间镬煎有金黄。虽是宵夜时间, 但未吃晚饭, 所以来个荷叶梅菜肉饼蒸饭。肉饼有点实, 不过弹力又算不错。梅菜味淡, 只有咸味, 如多一点甜梅菜会好一点。蒸饭饭粒不错, 不黏不烂, 混入肉汁感觉好, 而且还有淡淡荷叶香。旁有菜芯, 令整个饭不会太腻。再来个炸大肠, 不过肠壁太厚, 入口太韧。虽外皮脆, 但感觉是这几道中最差。反而煎牛脷却不错, 牛脷厚切, 虽不伯什么上等用料, 但是质感依然软中有弹性, 腍淋而不失味。牛膻味道自然而生, 可是只有近边的好一点, 入一点的部分煎得太干而硬。有时不需刻意大堆头, 反而将部位精品一点, 虔果会更佳, 真的是Less is More!整体来说, 餐厅食物水平不差, 收费也不算贵而无道。看旁桌不少人在点一个锅灼菜, 然后再来一个捞面, 加个冰镇菜式就够, 看下次也可这样一试!
继续阅读
本月头曾短暂逗留过澳门大半天,相比起往年来说,记忆中确是少了一点人流,众所周知,马交的经济及民生状况,很大程度受制于强国的政策(咱们香港何尝不是),如今新班子上场之下,不论热钱与及人流,还是有所程度的收歛。不过累积下来的物价,短期内仍未能完全回落,在消费方面,理应尽量避免一些热闹的游客区,好免得被人㓥上荷包。其中位于内港一带的十月初五街,是一个甚为钟爱的地方,地域上稍为偏离于新马路,反而倾向于当地的民区处,看当地的餐厅亦是不少,而且价钱大都合理,好适合「廉游」的风格。以往也都喜欢街头那间很「牛」的餐厅,只是那晚来说,倒有点「无心恋战」的状态,未到七时的时候,连水蟹亦已经售罄,心想街内还有不少食肆,倒不如入内找些新店碰碰运气........结果就于五十步之遥的距离下,找到了这一间李家菜,记忆中曾有食友提过,只觉内里格局,介乎于茶餐厅与菜馆之间,当与家母入内之后,侍者也飞快地招呼坐下,亦是一种爽快的表现。无论于餐牌之内,以致于墙壁之间,亦介绍了不少菜式,由贵价的鱼翅汤羮,各款的大路海鲜,以至各式小炒,也是有所供应,最重要的,当晚店内还是有水蟹供应,虽然卖的不是蟹粥,还是另有特色供应。二个人也不能吃得太多,还是点上三味款式,也不介意吃得贵一点。再等了十余分钟之后,首味的农夫包咖喱鸡,亦已经呈上桌前。同类的款式在香港亦有供应,不过吃的只是一人份量,而今次所吃的份量,合共起来可有半只鸡的份量........上桌的农夫包亦已经挖空,内里除了不少咖喱鸡块之外,同场还有一份切了件的白面包,方便沾汁食用。要赞这个农夫包盅,烘出外脆内软的火候,不是一味的死脆硬,由于喉部不适关系,只点了小辣的程度,这咖哩汁底还是淡了一点,总算还是呈现出若干香气。至于吃著的鸡块,亦未算甚为入味,倒发觉所吃的食材,似是「鲜货」居多,肉质上亦过得去,再沾点软熟的白面包食用,吃下去的效果亦算不错,如果可以将其烘脆更佳,但吃了一半的份量之后,两个人还是吃不下,最后决定带走回香港。再来一个天芎川麻炖鱼头,可要一百六十八元,基本上是作为火锅食用的,不过作为炖汤品尝,还是并无不可,原个的大鱼头,亦已经剖开两边,期间并有诸款药材,并有红枣、杞子、桂圆等干果,初喝的汤底还是淡了一点,再经火炉烘热之后,应有的汤味还是迫发出来,入口下还算鲜甜,再吃下大鱼头的鱼云白肉,在配上酱油之下,亦是甚有鲜味,除了份量与及食材之外,重要的是这个配搭,对于袪湿及去除头风,还是甚见功效。最后是当晚的主角,这店亦有水蟹售卖,不过就卖饭不卖粥,每份百四元的笼仔荷香水蟹饭,可说不上相宜,不过环顾这数年,澳门售卖蟹粥的单位,尤其是那些「名店」取价甚高之余,而且更是偷功减料,只看这蟹饭的份量还是不少,当打开之时,阵阵荷香朴鼻而来,内里除了原只水蟹之外,更铺上不少瑶柱丝,期间饭底也有不少黄羔,可谓用料十足。也是无需多说,拍照后急不及待扒了一小碗饭,只觉当中水蟹的鲜味,已与荷叶的香气水乳交融,再配合面上的瑶柱丝,这鲜味实在不容置疑。由于澳门位处珠三角的咸淡水的交界,出产的海产肥美之余,当中所含的水份亦多,再用烹调粥底、汤面及蒸饭等物,实在是一个绝配。结果咱们两个人,合共吃了四至五碗,单论此项目来说,实在是尽兴而归。惟所吃的饭质还是带点软身,在舍弃糯米而转用较有饭香的白米,有这问题亦属正常之事。当日虽只吃了三道菜,已是饱得捧著肚子离开,期间还打包多一份炆牛腩,隔天回港之后,再将那剩下的面包鸡翻焗一遍,这农夫包依然香脆,底下的咖喱鸡却明显浓味得多;至于外购回来的炆牛腩,虽没有街头的米芝莲名店那么大名头,吃下去也逊色不了多少。结果合共五百三十余元的「一餐」,到最后还是要吃了「两遍」,算起来还是来得划算的。再谈谈这间店子,若论这三味来说,虽然未致于十全十美,当中不乏一些缺憾,平心而论,店方还是有心弄制一些美味的菜式,加上价钱有平有贵,有时远离繁华喧哗的赌场区,来到这些平民小店,反能感受到澳门当地的风情,这一张船票,总算也没有白白浪费。陵之微调:良评分(以10分为满分):味道 7.5 环境 7.5 服务 7 卫生 7.5 抵食 7品尝于二零一四年九月十一晚上
继续阅读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