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05-31
54 views
我是大埔人,是大埔林村谷的原居民,所以大埔就是我的家鄉,在大埔搵食就是在家鄉搵食,標題就用食在家鄉,就是這麼的簡單。今天吃過有記的砵仔糕便順道寫寫食評。這個砵仔糕我吃了很多年,差不多每次經過大埔墟街市我也會走到2樓買下二三個。有時吃下二個當午餐,留下一個給太太。有趣的是開飯近兩年的食評都是評有記的砵仔糕和馬拉糕。兩年前呢? 多會評他的客家茶果,可能是因為兩年前那陣客家/團村風,報紙雜誌的飲食專欄都爭相報導相關的食品如盤菜、客家菜等,當時有記經常見報,推介的都是不同款式的傳統客家茶果,砵仔糕和馬拉糕是茶果售罄後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我在有記只會買砵仔糕,不是他的其他食物不好吃,只是在糯米糍、茶果方面我自有更好的選擇,可惜開飯沒有記錄,不能為大家推介。回到主題的砵仔糕,我每次也是帶回家才慢慢品嚐,是因為要待它降溫到微暖才好吃,這樣才有「咬口」。很有米香,不太甜但仍有庶糖的香味。我比較喜歡有豆的,無豆的我不會買。4元一個的價錢很大眾化,買完便帶回家,那幾個店員(是老闆和家人吧?),很少會跟客人打招呼(全沒有笑容),也很少聽到他們說句多謝! 這個其實都不太影響我,反正我吃的時間不用對他們的瞼,回家
今天吃過有記的砵仔糕便順道寫寫食評。這個砵仔糕我吃了很多年,差不多每次經過大埔墟街市我也會走到2樓買下二三個。有時吃下二個當午餐,留下一個給太太。
有趣的是開飯近兩年的食評都是評有記的砵仔糕和馬拉糕。兩年前呢? 多會評他的客家茶果,可能是因為兩年前那陣客家/團村風,報紙雜誌的飲食專欄都爭相報導相關的食品如盤菜、客家菜等,當時有記經常見報,推介的都是不同款式的傳統客家茶果,砵仔糕和馬拉糕是茶果售罄後退而求其次的選擇。我在有記只會買砵仔糕,不是他的其他食物不好吃,只是在糯米糍、茶果方面我自有更好的選擇,可惜開飯沒有記錄,不能為大家推介。
回到主題的砵仔糕,我每次也是帶回家才慢慢品嚐,是因為要待它降溫到微暖才好吃,這樣才有「咬口」。很有米香,不太甜但仍有庶糖的香味。我比較喜歡有豆的,無豆的我不會買。
4元一個的價錢很大眾化,買完便帶回家,那幾個店員(是老闆和家人吧?),很少會跟客人打招呼(全沒有笑容),也很少聽到他們說句多謝! 這個其實都不太影響我,反正我吃的時間不用對他們的瞼,回家慢慢享受!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