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9-03-03
1999 views
我最近在視頻網站應用程式裡面,認識這一個位位於西環「堅尼地城」,依附在某海鮮酒家店門外擺檔,每日售賣自己製造手製「缽仔糕」跟「糯米糍」的老婆婆。我們用了一個比較籠統的名詞,去形容西環這一位售賣港式缽仔糕小食的老婆婆檔攤,名稱叫做「阿婆缽仔糕」。老婆婆每天不斷製造缽仔糕,然後在人家的酒家外面,風雨無阻地如常擺檔售賣。後來我選擇了在某日,專程從西貢坐車來到西環,就是希望見識這位賣缽仔糕的老婆婆,以及嚐到這位老婆婆親手製造的懷舊缽仔糕,以及糯米糍的好滋味。可惜我今次來到西環,才發現這位擺檔售賣缽仔糕的老婆婆,因事而暫時休息。在老婆婆暫時休息期間,缽仔糕檔攤雖然未至於休息,但是我看見老婆婆的檔攤,變成另一位男士看着檔攤擺賣。於是我付款給這位負責看店的男士,購買了兩個「一黃一白」缽仔糕,以及兩個稍為被壓扁了糯米糍。「阿婆缽仔糕」所有缽仔糕跟糯米糍的小食售價都是被統一,統一每件賣港幣五元正。所以我購買了一共兩個缽仔糕,以及兩個糯米糍,最後合共的價錢,都只需要收港幣二十元,一張二十元鈔票就已經可以完成交易,唯一可惜是肯定不會有收據而已。後來我調問了視頻網站裡面的朋友之後,才知道這位負責看店的「缽仔糕
我們用了一個比較籠統的名詞,去形容西環這一位售賣港式缽仔糕小食的老婆婆檔攤,名稱叫做「阿婆缽仔糕」。老婆婆每天不斷製造缽仔糕,然後在人家的酒家外面,風雨無阻地如常擺檔售賣。
後來我選擇了在某日,專程從西貢坐車來到西環,就是希望見識這位賣缽仔糕的老婆婆,以及嚐到這位老婆婆親手製造的懷舊缽仔糕,以及糯米糍的好滋味。
可惜我今次來到西環,才發現這位擺檔售賣缽仔糕的老婆婆,因事而暫時休息。在老婆婆暫時休息期間,缽仔糕檔攤雖然未至於休息,但是我看見老婆婆的檔攤,變成另一位男士看着檔攤擺賣。
於是我付款給這位負責看店的男士,購買了兩個「一黃一白」缽仔糕,以及兩個稍為被壓扁了糯米糍。「阿婆缽仔糕」所有缽仔糕跟糯米糍的小食售價都是被統一,統一每件賣港幣五元正。
所以我購買了一共兩個缽仔糕,以及兩個糯米糍,最後合共的價錢,都只需要收港幣二十元,一張二十元鈔票就已經可以完成交易,唯一可惜是肯定不會有收據而已。
後來我調問了視頻網站裡面的朋友之後,才知道這位負責看店的「缽仔糕哥哥」,「缽仔糕哥哥」的真正身份其實是婆婆的兒子,每當婆婆因事未能看檔售賣缽仔糕的時候,兒子就會代母開檔售賣缽仔糕了。
於是我在「缽仔糕哥哥」的手上,以港幣二十元的價錢購買了一個黃色的缽仔糕、一個白色的缽仔糕、一個紅豆糯米糍,還有一個表面灑滿芝麻的糯米糍。
雖然兩個糯米糍的餡料,都是偏向甜味的紅豆蓉餡,但是由於其中一個糯米糍的表面,被灑上很多的芝麻碎,所以被另外灑下芝麻碎的紅豆糯米糍,味道除了紅豆的甜味之外,還會有被炒香的芝麻香味。
而且芝麻紅豆糯米糍裡面的紅豆餡,紅豆的味道也被煮到十分之甜,紅豆的口感被煮到十分之熟,紅豆的質地也被煮到非常軟腍。而且芝麻紅豆糯米糍的口感除了軟綿綿之外,還吃到來自芝麻的粒粒香口感覺。
至於外表沒有芝麻的糯米糍,糯米糍的味道也都稱得上,算是非常之甜。而且沒有芝麻碎的糯米糍,口感相對紅豆糯米糍而言比較煙韌得多。
不過,可能婆婆花了很多時間製作糯米糍和缽仔糕,又要花時間把糯米糍和缽仔糕擺放入箱,然後把糯米糍搬到街上售賣,所以糯米糍在所難免地,會在擺放過程中被稍微壓扁變形了。
不過這些意外,對於精心製作的「阿婆糯米糍」而言,其實只是無傷大雅的非戰之罪,我只要還能食到糯米糍裡面的紅豆餡甜味,就已經足夠了。
至於婆婆製造的缽仔糕,我也分別購買了「一黃一白」兩種顏色的缽仔糕,兩個缽仔糕的表面,都舖滿大量而又密麻麻的甜味紅豆粒,缽仔糕整體口感十分豐富。
而且紅豆缽仔糕裡面的味道,充滿了紅豆的甜味,只食兩個缽仔糕對我來說,肯定是意猶未盡,但是本着第一次光顧「阿婆缽仔糕」,我暫時少食多滋味,先食兩個缽仔糕就足夠了。
而且婆婆製造的缽仔糕,用料都是非常之足料,使用紅豆做餡料的份量一點也沒有吝嗇,所以阿婆缽仔糕跟糯米糍一樣都是味道超甜,而又份量足的港式甜味小食。
至於「阿婆缽仔糕」裡面,另一款白色的缽仔糕,缽仔糕的味道跟黃色紅豆缽仔糕都一樣,味道也是非常之甜,白色缽仔糕的表面,一樣都有使用甜味的紅豆餡料。
所以「白色缽仔糕」實際上的味道以及口感,一點也不會遜色給「黃色缽仔糕」。而且黃色缽仔糕跟白色缽仔糕,兩者的售價都是同樣賣港幣五元,價錢絕對不昂貴,十分抵食。
而且西環「阿婆缽仔糕」,竟然可以做到風雨無阻,每天準時在固定檔攤位置,擺檔售賣缽仔糕和糯米糍,缽仔糕婆婆可謂是敬業樂業,讓慕名而來的食客,最後不會摸門釘而回。
這檔平易近人的「阿婆缽仔糕」,將來應該會成為我,每次來到西環光顧食店,沿途順路的話必定光顧的小食檔攤。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