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0-08-30
10 views
從來都喜歡吃烏冬, 不論放湯的, 炒的或傳統日式的。每次經過奧海城, 都見到人山人海地排隊等位的情境, 及見到伙計們在即場製作烏冬。常在心裏問: 係咪真係咁好食呀?因為請半天假趕返學的關係, 才有機會在無乜人等位的情況下試試此店的出品。取票等入座約需8分鐘(因為等一人枱的得我一個, 大部份都是等二人或四人枱的)。坐下, 收到餐牌一個, 跟住就無人理。草草看了餐牌, 其實早就決定食虎蝦套餐 + 雞肉腸 (HK$52), 所以就高聲叫了一聲侍應落單。此時才有人應: 讓我先給你一杯茶茶到, 係茶包 + 滾水, 茶味一般, 用筷子使勁地搞弄了數十次也是味道一般。再多等數分鐘始有人替你寫單。10分鐘後先送來兩條雞肉腸, 偏鹹, 有少許黑胡椒味。5分鐘後再來正餐, 烏冬是無味的, 有湯汁(應該係淡味豉油)附上, 但都不是很有味道, 烏冬是彈牙的, 但不是我那杯茶, 我喜歡爽口的, 這種軟軟的不合我胃口, 我寧願吃日本公司的幼身手打乾烏冬。其餘配菜有: 炸番薯: 是不錯的, 應該是日本貨, 有很香甜的番薯味, 是令人懷念的小時候吃到的番薯味道, 現在中國番薯的味道實在太令人難愖了。炸冬菇: 味道一般
每次經過奧海城, 都見到人山人海地排隊等位的情境, 及見到伙計們在即場製作烏冬。常在心裏問: 係咪真係咁好食呀?
因為請半天假趕返學的關係, 才有機會在無乜人等位的情況下試試此店的出品。
取票等入座約需8分鐘(因為等一人枱的得我一個, 大部份都是等二人或四人枱的)。
坐下, 收到餐牌一個, 跟住就無人理。
草草看了餐牌, 其實早就決定食虎蝦套餐 + 雞肉腸 (HK$52), 所以就高聲叫了一聲侍應落單。
此時才有人應: 讓我先給你一杯茶
茶到, 係茶包 + 滾水, 茶味一般, 用筷子使勁地搞弄了數十次也是味道一般。
再多等數分鐘始有人替你寫單。
10分鐘後先送來兩條雞肉腸, 偏鹹, 有少許黑胡椒味。
5分鐘後再來正餐, 烏冬是無味的, 有湯汁(應該係淡味豉油)附上, 但都不是很有味道, 烏冬是彈牙的, 但不是我那杯茶, 我喜歡爽口的, 這種軟軟的不合我胃口, 我寧願吃日本公司的幼身手打乾烏冬。
其餘配菜有:
炸番薯: 是不錯的, 應該是日本貨, 有很香甜的番薯味, 是令人懷念的小時候吃到的番薯味道, 現在中國番薯的味道實在太令人難愖了。
炸冬菇: 味道一般, 但也不是難吃, 勝在即炸夠熱就是了, 要我說它的優點嗎?那就難說了。
炸茄子: 炸的較乾身, 口感也較香脆; 茄子本身是沒有味道的, 所以單單香脆一項反而令此味強過了冬菇了。
炸虎蝦: 體積相當的大, 因為自小習慣了最好的留待最後吃, 因此期許是相當之大的, 豈之吃下去發現炸粉是軟的!明顯地與其他炸物不同(其他配菜是即炸的, 因為入口時還感受到滾油的溫度), 再者本人吃飯的速度甚快, 因為時間長而放軟了的論調也是談不上的。
再深入地品嚐時發現, 蝦味偏淡, 真是如果不細心嘴嚼的話, 恨本就難以察覺這是一隻蝦!只能說是海鮮類(諸如魚蛋一類的物體)。
總體而言, 真係期望越大, 失望越大, 試過一次就唔想再試。
埋單, 加一後HK57, 貼士也不想給, 齊頭就算。
論食味, 真係好失望, 店名自家烏冬, 但質素真是一般得很, 我情願自家購買日本貨, 自己在家煮好了。我相信由我自家弄的會比他的所謂自家要好的多。
主打的虎蝦分明是水準之下, 反而雞肉腸更有水準,在整個套餐都偏淡的情況下, 尚幸有偏鹹的雞肉腸來調味, 否則就難以下嚥。
論服務, 侍應們根本無甚服務可言, 完全無人加茶水, 無人主動下單, 每樣都要客人叫喚。
論價錢, 是偏貴的, 在總合各方面, 收取此價錢真是一點也不值得。
P.S. 數天後在報章得知是藝人曾志偉合伙的食店, 早知如此, 我不一定會嘗試, 蓋因此君的食店大多名不符實, 故也難怪此店出品如此一般了。如果說: 餐單上的價格包含了藝人名氣的收費, 那我會說: 我只要吃味道, 我的味蕾是品不出名氣的。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