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面嘅裝潢都甚有氣派,而呢度每道菜個名都幾特別,用嘅食材都大有來頭。
平時食川菜比較多用嘅都係花椒做麻辣菜式,而呢個藤椒醬香雞就用上綠色嘅藤椒醬,藤椒具有花椒所没有的獨特香味,麻味則較花椒柔和,雞肉用上雞髀肉切柳條,作為前菜非常開胃。

第二道菜名為諾鄧鹽向日葵甘栗豚燒腩仔,原來「諾鄧」係位於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深山裡,係一個有上千年歷史的白族村寨。諾鄧村民長期以煮鹽為生,造就了名揚海外的諾鄧鹽。而燒腩仔特別嚴選諾鄧鹽,再加上係用甘栗餵飼嘅豚肉製作,鹹度、肥瘦適中,入口特別甘香,令人回味。

平時坊間食到嘅片皮鴨通常都係夾配青瓜同京蔥,而井巷子片皮鴨就相當有特色,特別配上金奇異果和哈蜜瓜,鮮果微酸之中帶點甜,配合片皮鴨嘅油香,別有一番風味。

店員仲會提供一份介紹片皮鴨嘅小冊子,介紹佢哋嘅建議食法,所以就算見到唔同嘅食材都可以不慌不忙咁做出靚靚嘅片皮鴨卷,唔會手忙腳亂。

用蕃茄喺中式湯水入面做主角比較少見,呢個蕃茄蛋花花膠湯感覺有啲似蕃茄炒蛋嘅味道,加入咗真材實料嘅花膠絲,整個感覺提升不少。

熗炒青城臘肉菜花中嘅所謂「熗炒」就係用熱油將花椒、乾辣椒、蒜片的味道熗出來,然後再放蔬菜入油後將麻辣鮮香滲透入蔬菜内,所以鹹肉同椰菜花都充滿淡淡嘅麻辣油香。

開頭都俾呢個重慶水煮牛肉牛脷嘅賣相嚇親,以為會辣得噴火,但其實只係小辣嘅效果,入面嘅牛肉同牛脷相當多,我輕輕一撈起已經充滿着牛肉同牛脷。個人認為牛脷比牛肉嘅口感更豐富,厚厚嘅牛脷煮得夠腍身,而且更加入味,味道絕對令人試完想再試。

期間仲試咗佢哋自家製嘅竹蔗馬蹄甘荀粟米鬚水,飲落夠晒滋潤又唔會太甜,食完辣之後飲番杯就最適合不過。

龍蝦球麻婆豆腐伴炸饅頭配搭新穎,平凡嘅麻婆豆腐加入龍蝦球之後令口感更豐富,我更加冇諗過炸饅頭除咗點煉奶之外,仲可以蘸點麻婆豆腐嘅醬汁,味道令人驚喜。

甜品鮮雜果土紅糖冰粉亦令我對冰粉有一個全新概念,平時食冰粉大概只有紅糖水作底,已經予人冰涼解辣嘅感覺,而佢嘅冰粉加入咗鮮果同松子仁,選用嘅亦都係屬於熱帶嘅水果,就更加有透心涼嘅感覺。

時令水果係北海道蜜瓜同香印提子,為呢一餐晚餐畫上完美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