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雖隔涉點,平日不常來,是日為「補飛」,拉了靚女食友來,感覺這裡用料不差,該滿足到她的要求吧。
環境企理得似吃「fine food」,甫坐下就問師傅有甚麼好介紹,燒魚沒有了,可幸和牛膏亦售罄,燒牛舌、鵪鶉蛋、銀杏、雞皮、大蔥甚至鳳肝也有供應,食友照例叫了杯生啤佐酒。
沒有明火爐,當然用電爐亦不代表差,鹽燒牛舌用的是芯位,烤得緊熟富幼嫩彈性,甚富油甘香,下了不少胡椒提味,食友投訴太濃了,自己卻喜歡這般的惹味,配可樂加冰其實都唔錯。雞皮用的是新鮮貨,燒得皮脆亦保留油甘,不錯。
鵪鶉蛋下了些豉油,幼滑香濃,幾好;銀杏麻,非當造期,帶著苦澀味,幸好吃起來也帶著軟糯口感,此品成本高極有限,多少是吃師傅去殼的功夫。
汁燒的鳳肝,質感軟糯香濃,火候是不錯亦吃得出是鮮貨,但吃時要小心醬汁四濺,吃過五味鳥就知汁燒的真粹。
單尾燒飯糰,食友笑言只屬「朋友級數」,鬆散輕泡,要吃一口緊緻帶口感的手藝,本地做得好的著實不多,始終體會過、感受過的,才能做得好。
與食友吃得很稱心,師傅認真亦落力處理,當吃串燒,食物質素是認真的,然,風格及粗豪尾兒卻不及五味鳥、純燒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