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日本料理名字叫信州,奇怪!日本那裡有個信州呢?信州料理名字像居酒居及麵家多於鮨店,但朋友告知,是來吃 Omakase 的。

壽司吧上沒有排排冷櫃顯示刺身,反而放在冷盤上,估計流轉必快,只有六個座位,已經被全留座。

而廳內就是密麻的小餐桌。

1
餐牌上有兩款廚師話事,第一款只有魚生壽司,是我熟悉的形式;第二款疑似個套餐,生吃丶湯煮物丶燒物及單尾齊備,而且鹿兒島和牛及黑毛豬皆有,可以一次過大滿足!

反正這夜不坐壽司枱,我們選擇每位$980 的廚師話事套餐,坐在望街的二人的小桌閒聊。
甸前菜三點

開場有睇頭,蠔魚鮑魚齊備,全部汁煮,味道豐富。

右起的廣島蠔以薑蔥汁煮,蓋以薑絲及蔥綠,短身肥美的廣島蠔,沒有不肥美的可能,口內爆漿已經是必定動作,個人口味,始終覺得生吃蠔較鮮,這個半生熟的,鮮味被汁及薑蔥蓋過了,雖然如此,薑蔥蠔的混合口味,辛香柔軟,風味不同。

鰻魚配以三文魚子及青瓜,以酸汁調味,饅魚本身調味豐富,鹹甜味並存,但酸汁霸氣,整體口味以酸及爽較明顯,吃到三文魚子,就添多一分鹹香。

最後吃鮑魚,醃至腍嫩入味,亦已經切至幼片,方便進食。

片片柔靱耐嚼,肉中濺出味啉之鹹甜味,非常滋味。
日本季節生蠔

今晚的是岩手縣的赤崎真蠔,肥大肉厚,表面見灑上辣蓉及蔥綠,為了特出蠔的甜味,相信師傅以果做的酸汁調味,一口吃之,蠔味濃郁,鮮甜味美,酸香中有甜果芬芳。
刺身盛五種

吃慣壽司吧上的機乎零延誤的即切即吃貨,對拼盤期望不高,五款盛身尚算不錯,選材細意,魚丶蝦丶貝類皆有,相宜的價錢,自然不可能是頂級貨,就是欠了回甘悠久的甜香,而且選材以魚味淡的為主,未能滿足我這個魚痴。

右起是左口魚片,師傅細心地切成四片薄片,卷軸地像一魚卷,中央是薯蔔絲,旁邊放了些魚邊,

配以青蔥丶蘿蔔蓉及檸檬,用以加進吃淡水魚專用的酸汁,目的在提鮮增香。
但左魚味薄,勝在軟熟及新鮮,口味過軟無彈性,幸好有魚邊少許,肥美有咬口。

中央兩件拖羅厚切,粉嫩顏色,入口即溶,完全無筋,有吃肥肉之感但並不油膩,這就是吃toro的滿足。

帶子平常的厚切,中型體積,新鮮香甜。

劍魚同樣是白魚,魚味不及紅魚,主要吃其鮮味及咀嚼之肥美軟棉感,留下印象不深,該是不過不失。

牡丹蝦鮮甜,中型體積,配上幾粒三文魚子,鹹香鮮香同在,美味關係。
季節清湯

刺身過後,接下來一碗熱辣清湯,最好不過!

湯水清澈見底,清甜無比,鮮魚之香,

湯內的魚塊非常嫩滑,味道足,另一片菇,亦很有菇香,好貨式。
日本鹿兒島A5和牛薄燒

這是鐵板桌上的常客,鹿兒島和牛聞名世界,A5更是頂級,薄燒可以淺嚐,荷包不會太傷,放在套餐上亦合理,

包著大量炸蒜,口感香惹嫩腍有層次,醬油味濃郁,零失敗的香口燒物。
季節燒魚

呑拿魚的下巴,不見天的位置份外嫩滑,燒功出色,魚皮香脆有焦香無焦苦,

魚骨下的一片厚肉,又滑又嫩味道又豐富,非常美味!
黑豚稻庭烏冬

湯頭對辦,平常烏冬配湯的味道,少許鹹,少許醬油香。

奶白色的黑豚肉片有兩大片,紋理細密,只在邊位有不薄的脂肪;有嚼勁而不嚡,連同脂肪部分吃比較滑,沒有煎黑豚肉的肉厚有汁及香惹感,白灼比較平淡自然,調味不濃,有少許肉香。

烏冬白雪滑溜有彈性,口感不俗。
溫溫暖暖,冬日作單尾的最佳選擇。
時令日本生果

日本人的專注仔細,令其種植改良之水果香甜至極,可惜售價高昂,我最喜歡在吃日本料理時品嚐,少食多滋味,而且店家懂得入貨,一定揀選最好的,這夜的蜜瓜,果然香甜水份足,吃罷整個人都變得甜美了,嘻嘻!

更配以綠茶蕨餅,煙靱微甜,同樣好吃。
整體食味:3.5
這店,各種食品水準一平均,不過不失。見其他食評,套餐價錢似乎越來越高,物價高漲難怪之,但日元滙價下跌,又不見得超值,以我來說,視乎我在那區方便,如果需要在西區,都可以考慮;服務沒有小店的熱誠,相比就變得冷漠了些,駕車來泊車方便增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