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0-02-18
29 views
第一次幫襯添好運, 係放學後, 與同學仔路過門外見到佢招牌點心 – 腸粉 .. 對於幾鐘意食腸粉既我黎講..係好吸引再加上當時唔多洗等位..就入去一試這種光景當然係佢未得到米之蓮之前la..而家想食, 就要有心理準備要食一輪風先可以la~店內好細小, 員工都很有禮坐係最近廚房既位置.., 我地叫左此店名物 –酥皮叉燒包、豬潤腸、蘿蔔糕…就發現老闆親自蒸 - 豬潤腸, 而佢每蒸一次腸粉後, 都會換一塊已洗淨的白揚布, 而且每次只蒸客人下單的餡, 不會像其他店, 不同單不同的餡都一次蒸, 每一種餡料蒸的時間都有差異, 這樣控制時間可見其專注與重視產品質量程度的執着, 果然, 這名物沒有令我失望, 通透的粉皮 + 爽口的豬潤, 做得比廣州四大茶樓的蓮香樓、廣州酒家、銀記好更很多, 難怪雖然大家都話「食在廣州」, 點心的起原也是那裡, 但是卻無法得到米之蓮的認同, 這裡青出於藍。另一名物酥皮叉燒包也同時出現, 確如墨西哥包外型, 內裡有流沙般的叉燒 + 醬汁, 味道, 有很多店有類似的出品, 可能只是餡料不盡相同… 味道不錯, 只是腸粉實在太出色..至於其他..如蘿蔔糕…無蘿蔔絲的口感….不試
第一次幫襯添好運, 係放學後, 與同學仔路過門外
見到佢招牌點心 – 腸粉 .. 對於幾鐘意食腸粉既我黎講..係好吸引
再加上當時唔多洗等位..就入去一試
這種光景當然係佢未得到米之蓮之前la..
而家想食, 就要有心理準備要食一輪風先可以la~
店內好細小, 員工都很有禮
坐係最近廚房既位置.., 我地叫左此店名物 –酥皮叉燒包、豬潤腸、蘿蔔糕…
就發現老闆親自蒸 - 豬潤腸, 而佢每蒸一次腸粉後, 都會換一塊已洗淨的白揚布, 而且每次只蒸客人下單的餡, 不會像其他店, 不同單不同的餡都一次蒸, 每一種餡料蒸的時間都有差異, 這樣控制時間可見其專注與重視產品質量程度的執着, 果然, 這名物沒有令我失望, 通透的粉皮 + 爽口的豬潤, 做得比廣州四大茶樓的蓮香樓、廣州酒家、銀記好更很多, 難怪雖然大家都話「食在廣州」, 點心的起原也是那裡, 但是卻無法得到米之蓮的認同, 這裡青出於藍。
另一名物酥皮叉燒包也同時出現, 確如墨西哥包外型, 內裡有流沙般的叉燒 + 醬汁, 味道, 有很多店有類似的出品, 可能只是餡料不盡相同… 味道不錯, 只是腸粉實在太出色..
至於其他..如蘿蔔糕…無蘿蔔絲的口感….不試也不覺得可惜
往後, 每次到來亦只叫 各式腸和酥皮叉燒包
但是各式的腸粉亦叫人失望
當此店得到米之蓮的星級後, 看到主廚的訪問才知道, 這店的老闆們一直既心願就是有一家自已的店子, 為了理想, 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 放棄高薪厚職, 開立這小店, 每天也勞心勞力, 年終無休, 身上背著家庭的重擔, 日日做足十幾個鐘, 難行太太亦全力支持在店內幫忙。
理想每個人都有, 但是能夠實行的就是理想, 難以實行/ 無法實行是願望, 能否實行全取決於一份「勇氣」, 為了理想背水一戰, 作為八十後, 由初面對社會已面對各種金融風暴、金融海潚, 經濟低迷, 畢業失業, 早就把我們的勇氣磨滅, 看到他們憑在小店的努力亦可成功取得各方的認同, 我真的很佩服他們這一份對理想執著的「勇氣」, 這就是我們這些八十後早已遺忙, 早已被社會磨滅的東西, 亦是我們最需要的。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