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9-05-17
724 views
不知道甚麼時候開始,香港人熱衷於日本拉麵,即使索價上百元,仍然樂此不彼。但中國的湯麵呢?大家則慣性輕視,很少人會花大錢去吃,為甚麼呢?今日同事引路,將我帶到好湯好麵。小店頗為隱閉,十分低調,不是有心人,大概就會錯失了這顆滄海遺珠。菜單一眼睇曬,我點了棉花雞,同事則點了黑口黑麵。侍應生進退有度,生疏但有禮,未有帶給食客過分的壓力。等了五分鐘,熱燙的麵條上枱,火腿絲的咸香借着蒸氣撲面而上,引發口水的分泌。湯麵的靈魂就是湯和麵,缺一不可。嚐一口湯,濃郁甘厚,齒頰留香,並不是用味精堆砌而成的假味道可比美。麵條是陽春扁麵,但又不是北方那種以筋道豪爽取勝的麵條,反而更像南方的芙蓉麵,質地細膩纖滑又有少少彈牙,是非常完美的配搭。棉花雞是粤人飲茶的一道點心,這麵就是將棉花雞的材料重新拼凑整合,頗有創意。雞肉聲稱是來自日本,的確吃下去有雞的原味,没有太多調味,但也好吃。雲腿切絲,仍保留着當中的咸香豐美,分量不多卻有點睛之效。魚肚弄成幾個方形海棉體小粒狀,吸飽了上湯的味道,軟滑綿稔,恰如棉花。冬菇發得不錯,但味道欠奉,略為失色。隨碗配上少許銀芽及香蔥,味道並不太相配,是畫蛇添足了,走蔥走芽似乎更為合適。這
今日同事引路,將我帶到好湯好麵。小店頗為隱閉,十分低調,不是有心人,大概就會錯失了這顆滄海遺珠。
菜單一眼睇曬,我點了棉花雞,同事則點了黑口黑麵。侍應生進退有度,生疏但有禮,未有帶給食客過分的壓力。
等了五分鐘,熱燙的麵條上枱,火腿絲的咸香借着蒸氣撲面而上,引發口水的分泌。
湯麵的靈魂就是湯和麵,缺一不可。嚐一口湯,濃郁甘厚,齒頰留香,並不是用味精堆砌而成的假味道可比美。麵條是陽春扁麵,但又不是北方那種以筋道豪爽取勝的麵條,反而更像南方的芙蓉麵,質地細膩纖滑又有少少彈牙,是非常完美的配搭。
棉花雞是粤人飲茶的一道點心,這麵就是將棉花雞的材料重新拼凑整合,頗有創意。雞肉聲稱是來自日本,的確吃下去有雞的原味,没有太多調味,但也好吃。雲腿切絲,仍保留着當中的咸香豐美,分量不多卻有點睛之效。魚肚弄成幾個方形海棉體小粒狀,吸飽了上湯的味道,軟滑綿稔,恰如棉花。冬菇發得不錯,但味道欠奉,略為失色。
隨碗配上少許銀芽及香蔥,味道並不太相配,是畫蛇添足了,走蔥走芽似乎更為合適。
這碗湯麵雖然未做到盡善盡美,但瑕不掩瑜,亦顛覆了中國湯麵一般廉價粗疏的克板印象。謂我來說,這碗中華湯麵比起日式拉麵的取價更公道,亦更值得稱贊推捧。
p.s同事表示黑口黑麵味道也很好,店家體貼,怕黑色的墨汁上湯沾污衣物,更提供了圍裙,讓食客可以毫無顧忌地大飽口福。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