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9-04-24
5727 views
長久以來,友人都一直在央求要到這間方榮記打火鍋,但是本人一向對這種散叫的火鍋,不太感正面😒,這次來過之後,就證實我的憂慮,的確沒有錯的。雖然門外的男子,問了我們多少人,然之後說有桌子,亦都給我們先安排入座,其實看着這個態勢,就知道,我們起碼還有3至5名朋友要等待。但是,有店員路過,就會暗串,「你又未有嘢食,又坐着在這裏擋著路。」😒這兒的爐具,上面一個薄薄的小窩。即使是這樣,我也不覺得所煮的湯底,或火鍋,特別具風味或火熱。🦟火鍋豉油,一早就會放在桌子上面,有豉油,以及有辣椒在內,但是不時都會見到蚊子想偷吃😈,然之後淹死在豉油當中。😨這兒的湯底,應該以沙嗲湯比較著名,但是,其實我吃起來,感覺有點兒像大窩口那間著名的沙嗲牛肉麵的湯,友人亦表示好像「元朗永順」食店那些沙嗲湯底。而另一邊就點了個番茄湯底,我們一向的思想,就覺得蕃茄湯底,應該是紅彤彤🔴的顏色,但是想不到,這樣的確別具一格,番茄湯底,它可能標榜不用茄膏,不用人造色素,你看看湯底裏邊,的確只是熱滾水💧,然之後將一個原隻番茄🍅切開,放在滾水裏邊,就是番茄湯底,真夠創意😨。看起上嚟來,這種蕃茄水湯底,就好像歐洲那些餐廳的健康飲料,即是在水
雖然門外的男子,問了我們多少人,然之後說有桌子,亦都給我們先安排入座,其實看着這個態勢,就知道,我們起碼還有3至5名朋友要等待。但是,有店員路過,就會暗串,「你又未有嘢食,又坐着在這裏擋著路。」😒
這兒的爐具,上面一個薄薄的小窩。即使是這樣,我也不覺得所煮的湯底,或火鍋,特別具風味或火熱。
🦟火鍋豉油,一早就會放在桌子上面,有豉油,以及有辣椒在內,但是不時都會見到蚊子想偷吃😈,然之後淹死在豉油當中。😨
這兒的湯底,應該以沙嗲湯比較著名,但是,其實我吃起來,感覺有點兒像大窩口那間著名的沙嗲牛肉麵的湯,友人亦表示好像「元朗永順」食店那些沙嗲湯底。
而另一邊就點了個番茄湯底,我們一向的思想,就覺得蕃茄湯底,應該是紅彤彤🔴的顏色,但是想不到,這樣的確別具一格,番茄湯底,它可能標榜不用茄膏,不用人造色素,你看看湯底裏邊,的確只是熱滾水💧,然之後將一個原隻番茄🍅切開,放在滾水裏邊,就是番茄湯底,真夠創意😨。看起上嚟來,這種蕃茄水湯底,就好像歐洲那些餐廳的健康飲料,即是在水中,浸有新鮮水果的顏色一般。😱
其實這種蕃茄湯底,如果一路煮,蕃茄不溶爛🍅的話,可能久久也不會有味,亦都因為看到煮了大概10至15分鐘,湯底都沒有什麼變動,友人立即以純熟的手法,用勺子,將番茄搞爛,👍🏾因此蕃茄慢慢煲,都開始有點兒爛,爛了的蕃茄,慢慢煲溶,才能夠產生一點番茄味道,以及少許紅色。
牛肉,就令人吃驚,牛肉有很多種,例如機切、特級牛肉、手切牛肉。通常到這些本地火鍋店,都會點手切牛肉,但是想不到,這兒的手切牛肉,份量不算太多,看上去紅色一片,但其實,質地不太好,煮完之後,竟然非常之韌。😩
你以為第一次是不是牛肉放在滾水太耐,因此煮得比較熟,但之後一次,只是放在湯底來涮一涮,夾上來吃,竟然同樣非常之韌,因此我斷定,這兒的牛肉,根本質素欠佳。
其後一天,我們到某區街市的凍肉舖,買了那兒著名的牛肉,一大盒,有兩層,都不消$100 ,質素好得多,肉味香濃,而且爽口而咬,不會韌或痴牙,所以這兒吃牛肉,真是貼錢買難受。🤷🏿♂️
豬腰就反而偏向大件,當然,煮完之後都會縮小,但是還算口感挺爽口。
但是,看看上圖,將單據放在食物旁可以理解,即使放在食物上,也是常見的事,但上菜後將單據拿走,也屬員工應份的工作吧?不過沒法,員工端菜來,也呼喝食客自己拿凍食到桌面,因此不將單據撕走也合理。🤭
墨魚滑,算是比較好的,大大碟,而且友人切得不太細小的形狀,因此起上來大快朵頤,但是就味道而言,其實我平時在街市上買到的墨魚滑,分別不大。
亦都是招手問店員的時候,問他有沒有出前一丁,他就立即說「沒有,只有大光麵」,也就是「要就要不要就算」。大光麵,一放到沙嗲湯底,煮完就會令到湯底極之杰,想不到,即使吸了湯,我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我想就好像元朗永順,又或是大窩口那間沙嗲牛肉麵吧,有什麼好稀奇呢?
午餐肉不知道是什麼牌子,只是普普通通的味道,都是有點輕微鹹的豬肉,有些切得比較厚,有些切得比較薄,當然,你沒法放到蕃茄湯,因為番茄湯非常之淡,都是要放在沙嗲湯吸味。
服務態度非常迥異,因為開頭有些員工不停在暗串或是嘲諷,但是臨尾的員工,有服務態度不錯,還會給我們那來蛋糕,以及少許餐碟。💪🏾
環境你以為好像古色古香,舊式火鍋店,但其實,環境極之擠迫,根本你桌與桌之間,都沒有那麼多位置,但是又要充大頭鬼,勉強安排很多客人內進,結果,前後的客人又要迫左一起呀,員工端餐的時候,又經常投訴食客坐得太出,但其實,有時我的身體已經貼着桌邊,可以如何給你位置🤔呢?
另外,店內有不少人士,都有說一群大漢一同前來,因此吃起上來,極之嘈雜,👂🏾根本我們坐在同桌的朋友,說話時都要提高升浪,才能聽到友人的談話。
這些散叫的火鍋,在與本人相熟的圈子裏便,基本上已經很少會來,可能因為,以往年少時10分大食,因此在這些非飲食店舖,肯定要花費不少才能落樓;現在,因為減輕經濟負擔,亦都不會來這些散叫火鍋。
你看看餐單,一小瓶的可樂,只有192毫升, $15一瓶。如果到那些任飲任食火鍋店,基本上大快朵頤起來,應該兩口已經喝完,但是礙於這麼小瓶的可樂,而索價這麼高昂,即便只好省著喝,整頓火鍋也要兩支才夠。
因此,有時候,在友儕之間,經常會聽到,元朗、深水埗、九龍城很多美食,而我就覺得,很多時候,一些有名的餐廳,其實都只是嘩眾取寵,到你實地考察,現場測試過之後,就發現,其實都是雷聲大雨點小😒,又或是將這種所謂的舊式情懷餐廳,去到,服務又目中無人,當顧客是仇人😒,座位又狹窄,食物又毫無特別,根本不值得一試,或是可以一次已經足夠,一定不會回頭,我亦都覺得是浪費了這一次去九龍城。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