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05-17
1650 views
尋美食是自己興趣,是物以類聚吧,身邊不乏一些為食的「白老鼠」,早前到過紅廚同朋友談起錦上路、八鄉的奇珍異物,值得找個假日與「白老鼠」們到農村覓食去~首站是逢吉鄉的逢吉茶樓,連蓮香樓亦改賣酒菜時,真正只做點心不賣酒菜的茶樓五指可數,在元朗「雞地」(鳳翔路)搭小巴約廿分鐘左右到步。在車外已見到一層的瓦片屋仔,如此格局,風味猶勝荃錦路的彩龍,甫入門已見首輪進場的食友拿著腸粉在討論,試兩口已首輪出品的魚片腸同豬潤腸,腸粉厚不透光,非常「紮實」,難怪放檯半小時仍剩下大半碟...傾了一陣,追加的牛肉腸亦上來了,皮薄而透光,又真的比前兩味好好多!看來在這裡吃腸粉是幾撞手神的,牛肉無吃到,聽說好化學,即拉的皮薄薄的,不算差,但就欠米香,猶記得廚房的靚話:「都叫報導的寫得老實一點,依家邊都仲有磨米做的腸粉!」,原來如此。打著來幾味包點,奶皇包皮鬆但餡就如廚友說「死了」,蓮蓉包亦然,餡似是原好無缺,而包皮不見了。最有趣的還是最後來的大包,眾人解拆了燒肉、雞翼、雞蛋後感覺是各款材料是「獨立運作」,直至吃到青豆、甘筍絲做的肉餅「托盤」後,才覺得有點連貫感覺,吃掉包皮,肉餡以五人之力亦「咪」不完。由十時笑談到十
尋美食是自己興趣,是物以類聚吧,身邊不乏一些為食的「白老鼠」,早前到過紅廚同朋友談起錦上路、八鄉的奇珍異物,值得找個假日與「白老鼠」們到農村覓食去~
首站是逢吉鄉的逢吉茶樓,連蓮香樓亦改賣酒菜時,真正只做點心不賣酒菜的茶樓五指可數,在元朗「雞地」(鳳翔路)搭小巴約廿分鐘左右到步。
在車外已見到一層的瓦片屋仔,如此格局,風味猶勝荃錦路的彩龍,甫入門已見首輪進場的食友拿著腸粉在討論,試兩口已首輪出品的魚片腸同豬潤腸,腸粉厚不透光,非常「紮實」,難怪放檯半小時仍剩下大半碟...
傾了一陣,追加的牛肉腸亦上來了,皮薄而透光,又真的比前兩味好好多!看來在這裡吃腸粉是幾撞手神的,牛肉無吃到,聽說好化學,即拉的皮薄薄的,不算差,但就欠米香,猶記得廚房的靚話:「都叫報導的寫得老實一點,依家邊都仲有磨米做的腸粉!」,原來如此。
打著來幾味包點,奶皇包皮鬆但餡就如廚友說「死了」,蓮蓉包亦然,餡似是原好無缺,而包皮不見了。最有趣的還是最後來的大包,眾人解拆了燒肉、雞翼、雞蛋後感覺是各款材料是「獨立運作」,直至吃到青豆、甘筍絲做的肉餅「托盤」後,才覺得有點連貫感覺,吃掉包皮,肉餡以五人之力亦「咪」不完。
由十時笑談到十二時,單是最後來的大包,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有趣討論,歡樂指數爆燈,當然美味指數麻,六點鐘入來吃即時出爐的點心,會更滿意的。
埋單八十二元,農村價,飽足度亦是滿分的。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