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03-02
16 views
近日, 來牛下探戈的人數不勝數, 我亦不例外, 星期日早茶後, 問父母下午有沒有地方去. 沒有之餘. 黎牛頭角, 行下淘大, 行下牛頭角下邨. 便一起成行, 美孚有巴士直達, 不用轉車, 老爸更贊成.在淘大下車, 是否因為太多人前來探戈, 順道把淘大一併帶旺, 人流比平常多左. 過了天橋. 進入牛下, 由第九座開始, 慢慢探索. 看見走廊有通告, 希望拍照者不要滋擾居民, 這個守則當然要遵守吧. 食完興記時, 行去買雞蛋仔, 有一位開唔知乜乜檔既大嬸說, D人連我個鹽樽都影一通, 都唔知有乜好影.......這算是滋擾吧.行了, 穿插了幾座牛下, 是時候找個地方坐坐. 看見麵檔, 爸覺得不好. 便繼續找, 一見興記人山人海, 心知不俗, 便入黎找個位, 坐底食個下邨常餐. 是懷舊風味變杷令食物變得好味定根本水準不錯. 其實極普通的一個茶餐, 在這一刻, 仿似是一種將消失的情懷, 每一碟叉燒湯意, 每一隻豬扒包, 也許會陪著下邨離去, 心理上, 會令到奶茶的味道, 特別的濃香.說過點常餐, 不外乎見雪菜湯米, 叉燒湯意, 加牛油餐包. 以最簡單大眾的茶記美食, 去告別這個不屬於我的年代.
在淘大下車, 是否因為太多人前來探戈, 順道把淘大一併帶旺, 人流比平常多左. 過了天橋. 進入牛下, 由第九座開始, 慢慢探索. 看見走廊有通告, 希望拍照者不要滋擾居民, 這個守則當然要遵守吧. 食完興記時, 行去買雞蛋仔, 有一位開唔知乜乜檔既大嬸說, D人連我個鹽樽都影一通, 都唔知有乜好影.......這算是滋擾吧.
行了, 穿插了幾座牛下, 是時候找個地方坐坐. 看見麵檔, 爸覺得不好. 便繼續找, 一見興記人山人海, 心知不俗, 便入黎找個位, 坐底食個下邨常餐. 是懷舊風味變杷令食物變得好味定根本水準不錯. 其實極普通的一個茶餐, 在這一刻, 仿似是一種將消失的情懷, 每一碟叉燒湯意, 每一隻豬扒包, 也許會陪著下邨離去, 心理上, 會令到奶茶的味道, 特別的濃香.
說過點常餐, 不外乎見雪菜湯米, 叉燒湯意, 加牛油餐包. 以最簡單大眾的茶記美食, 去告別這個不屬於我的年代. 叉燒湯意, 雞湯底比起外面的濃, 叉燒用上正宗的半肥瘦叉, 意粉亦冇話整到太淋. 一般沒失手的好水準.
米粉, 也是一般沒失手的好水準, 食落條條分明, 雪菜絲在底, 令湯汁加上少少雪菜味道. 不錯. 奄列同煎雙蛋只實比較普通. 說過是一份情懷, 普通也變好食. 奶茶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 滿到瀉的一杯, 正是小時侯的慣常待遇.
食到一半, 有亞記記者採訪, 不過沒有訪問我們, 聽到透問身後那一檯的一位小姐說, 來的原因是, 呢度就黎拆, 特登黎懷念一番, 而我又何嘗不是.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