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0
咖哩鱼蛋和猪皮,汤底又得....超入味.......令人回味的车仔面,老实讲,香港都揾唔到一间拍得住,值得推介,香港人唔好净系挂住嚟澳门食好野,呢间平凡,但一定令你有惊喜。
继续阅读
久闻新记大名但未有机会尝试,早前终于去朝圣了! 我的形容是:一个人的川菜之车仔面!! 餐单上有数十款𩠌让大家自由组合, 看了好久, 最后我点了薯仔莲藕素饱片面小麻辣汤底,面质弹牙,薯仔入味,莲藕辛辣,汤底更像麻辣火锅!非常爽!这里有四个汤底给食客选择, 分别是清汤﹑咖喱, 麻辣和腩汤, 未有机会试其他的, 但爱辣的朋友一定要试麻辣, 因为麻的感觉好强, 而且小辣已经蛮辣的了, 好有吃火锅和川菜的感觉! 值得一提是, 食客一坐下店员就会拿上一小碟咖喱, 反而不会给茶水, 作为辣精真心大爱! 澳门广场及黑沙环也有分店, 期待下一次朝圣!!
继续阅读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欢逛超市,这半年来差不多隔天就去一次,开始对附近的食肆地点及路脉非常熟悉,知道应怎么穿过内街走,以最快的路线到达要去买东西的地方。有一天我看到了这间车仔面店,并被它贴在门口有陈奕迅相片的宣传吸引。我亦很喜欢车仔面,所以今天特意来光顾。一踏进小店子,左手面就是一大个玻璃箱,里面的人在渌面,各式各样的车仔面𩠌料霸占了每一格的深盘子。占了最多位置的是被萤光黄色咖哩油包著的咖哩鱼蛋,老实说,看来并不好吃。找个位子坐下,店员招呼我用红色原子笔在一本已印好三十种𩠌料及粉面选择的簿上,自行圈出想吃的东西。平日我会选鱼蛋的,但刚看过好像不吸引,而且今天心血来潮想吃猪红,便点了猪红、猪皮、牛栢叶、尤鱼、河粉,每一样都是七元,即三十五元。店员见我选了四款𩠌,便指一指小黑版提醒我,现在是下午茶时间,选三款𩠌加粉面加一杯饮品要需二十六元,冻饮加两元。我便划走尤鱼,叫一杯冻奶茶。他说没有河粉了,我没所谓,便改米粉吧。店员又走来说没有猪红了,我就改要尤鱼。环顾店内,都光猛舒服,大大的电视大部份座位都可看得很清楚,墙上贴了很多该店或有关车仔面热潮的报导,原来总店在香港,怪不得找来了陈奕迅。熟客进来坐下便自动拿著簿子划圈圈,他说他想要炸鱼皮,店员又说没有了,我想他们要再花点功夫去稳定地提供所有货品才好。店员先送来的,是两小碟酱料,一碟是膏酱、深红色的,另一碟是沾酱,带著咖哩的褐色。他先指著膏酱说:「这是捞面吃的。」而沾酱:「这是点𩠌吃的。」很一丝不苟的模样。我拿筷子夹一点儿膏酱到我的舌头上,与上颚磨擦。突然,儿时爸爸用来藏各式用玻璃瓶子装好的磨碎香料那个薄薄的双门柜打开了!就是那股味道!小时候懂得的生字不多,所以虽然每一瓶都贴上白纸已写上了名字,在我看来每一瓶都差不多,都是芥末淡黄色、咖哩粉鲜黄色 (咖哩就有十多种)、黄姜粉或五香粉黄褐色。那一股混合了多种香料的味道,当时只有几岁的我并不会欣赏。有时候无聊,我会打开柜门坐在地上,看著存了不同份量、高度不一的香料粉的瓶子,想猜透为什么爸爸这么爱这些味道浓烈呛鼻的金色沙子。而这一个膏酱,我尝到了红辣椒、花椒、八角、及咖哩,有一点点甜,辣味点到即止。另一个沾酱,味道较甜较讨好,却会追辣,辣会蔓延整个口腔,辣得麻痺,是麻辣。桌上还有一瓶港式辣椒油,我却不能再试到它是什么味道了。米粉来了,猪皮有自己的汁酱煮过,已很有味道及颜色、牛栢叶尤鱼都爽口、但没什么味道,便沾个酱来吃,又甜又辣又麻又痺,令人不禁再淘一大匙于𩠌上。直到口腔麻痺,便喝一大口冻奶茶解辣。我好奇看似普通的鱼蛋是否真的如此不堪。大部份人及东西都不可以貌相,就如相片不好看的食谱我都会去试一下,我叫了一份鱼蛋,老板娘问我要辣还是不辣,我辣够了,说要不辣的,老板娘像是我不吃辣不识货的模样,还迟迟不送我的鱼蛋来,我再催店员,送来的却是辣鱼蛋。一层黄油及更多的沾酱,好了,我吃了,比我以为的味道好多了!咬下去很有辣劲!我太爱这种口感,但试想像我花七元吃五颗鱼蛋,大概成本都花到那些辣酱里去。辣酱还没吃到十份一 (非常浪费啊!),我就辣得要把杯中的冰块也吃掉才可离开!店员给我外卖单,说他们开至凌晨两时。我第二天就去买了外卖,炸鱼皮咸香脆口,值得推介,当然少不了他们的咖哩鱼蛋。他们的辣酱也没有吃完,我决定放在雪柜里明天用来干捞即食面及烧卖!http://jules-whitekitchen.blogspot.com/
继续阅读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