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7-11-04
8 views
忙完些煩事後,約了友人到附近傾些事情,不想吃得太濃膩,附近唔多須要排隊的就似乎得呢間野。前後兩個吧,一個沙律吧一個水吧,新派泰菜計,這裡由真的幾「吧」閉。無選擇下被安排到二人卡位,迫迫夾夾的,好不舒適說,獨立空間計,這裡好不上九龍城地道泰菜館多少,只勝在樓底高,坐落也有一點不多的空間感。友人的口味,唔洗諗先來生牛河,自己胃口不怎好,只點了粉卷及友人想吃的青咖喱豬頸肉。叫了第一輪,再諗諗第二輪想點些什麼吃時,菜已上,前後不到十分鐘的極速上菜率,快得無話可說,一貫「準備」充足的集團運作模式。先說生牛河,配料不多都是些銀芽蔥粒,雪藏肥牛浸了一會已成熟牛河,機切得薄薄的細片,粗糙紋理並帶肉羶味,湯底夠濃也吃到少少味精,配上本地河粉收$40一碗,有點欺場。青咖喱豬頸肉是水汪汪的咖喱汁,不自然的添加辛味,非原自香料本身,汪洋般的咖喱汁中只尋到香茅與椰奶的味道,當中的椰青、粟米芯也夠清新,只是與後加的咖喱味道格格不入,豬頸肉無吃到,只覺得是炸後混入咖喱內,太辣了,友人叫了白飯來吃,是一客竹筒載著的白飯,幾有泰北糯米飯feel的。至於粉卷,舖上了一片紮肉,厚厚的粉皮包著肉粒、素菜,包得太厚,吃落只覺得
前後兩個吧,一個沙律吧一個水吧,新派泰菜計,這裡由真的幾「吧」閉。無選擇下被安排到二人卡位,迫迫夾夾的,好不舒適說,獨立空間計,這裡好不上九龍城地道泰菜館多少,只勝在樓底高,坐落也有一點不多的空間感。
友人的口味,唔洗諗先來生牛河,自己胃口不怎好,只點了粉卷及友人想吃的青咖喱豬頸肉。叫了第一輪,再諗諗第二輪想點些什麼吃時,菜已上,前後不到十分鐘的極速上菜率,快得無話可說,一貫「準備」充足的集團運作模式。
先說生牛河,配料不多都是些銀芽蔥粒,雪藏肥牛浸了一會已成熟牛河,機切得薄薄的細片,粗糙紋理並帶肉羶味,湯底夠濃也吃到少少味精,配上本地河粉收$40一碗,有點欺場。
青咖喱豬頸肉是水汪汪的咖喱汁,不自然的添加辛味,非原自香料本身,汪洋般的
咖喱汁中只尋到香茅與椰奶的味道,當中的椰青、粟米芯也夠清新,只是與後加的咖喱味道格格不入,豬頸肉無吃到,只覺得是炸後混入咖喱內,太辣了,友人叫了白飯來吃,是一客竹筒載著的白飯,幾有泰北糯米飯feel的。
至於粉卷,舖上了一片紮肉,厚厚的粉皮包著肉粒、素菜,包得太厚,吃落只覺得是吃著一團粉皮,比例與味道真的爾爾。
友人想試燒魷魚,也點來看看是怎個樣子,此品等得最耐,足足十五分鐘,賣相濕而富光澤,想起泰BBQ的燒魷魚,這裡真的很不對辦,吃來濕而軟滑,帶點酸辣味道,懷疑是煮過再塗上酸辣汁輕輕過一過火的,手勢一般,勝在魷魚鬚條條較姆指要粗上一點,是惟一可找到的誠意。
前後坐了兩小時左右,附近已換了兩檯客,味道雖不怎出色,然而快捷效率與港式調味方法,加上簡單乾淨環境,也吸納了不少後生族群。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