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門七彩的霓虹燈, 夠鮮艷, 容易認.




平日店內己有五成客人, 我倆就在近廚房的內堂就座.
由於三心兩意, 點了晚市二人晚餐.
有3款小食, 2主菜, 2飲品和甜品.


清潔雙手後, 餐前沙律先上.
然後是小食三款

薯條蕃薯條
香口薯條, 是小米的至愛.

素菜 咖哩角
小米以為是印度SAMOSA, 真身是春卷皮扁身咖哩角.


馬來沙嗲雞髀肉串
小米點二了款小食, 自己也要點一款才算公平. 最終選了馬拉特色的沙嗲雞肉.
餐牌註明是<雞髀肉>肉質當然滑滑.
小米表示沙嗲帶甜, 但這個味道是我在馬拉的味蕾記憶呢!
而且花生很軟身, 容易咬.
花生在長時時間燉煮才會變軟, 自己很喜歡這個口感.
嚐過雞脾肉串後, 碟子餘下大量沙嗲花生碎.
就以沙律的青瓜配沙嗲花生, 一起享用.





檳城島聚雜果賓治
小米知道可以任選2款特飲, 看中最貴的特飲檳賓治.
檸檬薏米水
當年在KL, 馬六甲, 檳城和PULAO LANGKAWI都遇到這種飲品.
薏米可去濕, 去濕=去黃, 而檸檬又是美白.
雙重美白功效十分吸引, 當然要多喝几口.
杯裡的薏米也不能放過, 全都吞下.


馬來咖哩滑蛋雞肉蓋飯
小米喜歡咖哩, 又要食雞蛋, 更想要雞肉, 鎖定這個滑蛋飯.
咖哩滑蛋雞飯一上枱, 先搶來一件咖哩雞肉.
這個咖哩比較香, 跟滑滑的炸雞肉很夾.


1

馬來生炸雞髀配椰漿飯
到馬拉餐館, 當然要點<辣死你媽>NASI LEMAK.
自己比較喜歡生炸髀, 所以要馬來生炸雞髀配椰漿飯.
真身: 淡暗綠色的椰漿飯 + SAMBAL醬 + 江魚仔 + 炸花生 + 主角炸雞脾
很慶幸這是淡暗綠色的飯.
註:
曾遇青BB色素椰漿飯, 更遇過在<白飯淋上椰漿>就話係椰漿飯!


炸髀外表深啡色, 還附有一絲絲纖維, 是香茅?
硬堀堀外皮下面, 就是滑滑雞肉了!
切開雞肉後, 雞肉還閃出光澤.
雞髀醃過有底味, 無需其他醬料, 單食雞髀也很美味.
個人喜歡烚雞蛋配SAMBAL醬.



消滅炸髀後, 就來到碟子上的淡暗綠色的椰漿飯 + SAMBAL醬 + 江魚仔 + 炸花生了!
當年馬拉同學教我NASI LEMAK食法 : 全部撈在一起.
現在椰漿飯都沾滿了38醬, 變成橙紅色的撈飯.
每一口皆香辣, 還摻有脆脆江魚仔和炸花生, 一匙一匙地食呀食, 又把NASI LEMAK消滅了.
再到二人餐的甜品.
班蘭KAYA多士不陌生, 而小米對牛奶敏感, 所以剔走榴槤芝士蛋糕, 唯有選娘惹糕.
就看看這家NYONGYA糕有何特別之處.
可是3款小食和2碟主菜份量很足, 還有2杯餐飲, 肚子已經放不下NYONGYA糕.


幸好職員貼心地為甜品打包裝, 方便我帶回家給茂利享用.
暗綠與白色相間, 口感煙韌, 味道不太甜, 不會膩, 配椰漿更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