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110
16
Level4
香港人就是有天生的羊群心理, 愛一窩蜂去做一件事, 對排隊樂此不疲. 繼一蘭, 咖啡弄, 茶木, 近日登陸的Dazzling 應該會有相同的命運. 雖然未有機會一試這些熱店在香港分店的水準, 幸好通通都在日本, 台灣吃過了, 人家說起也不致於搭不上話很落伍似的. 相反, 我獨愛惠顧一些隱閉或新進小店, 既無需呆等個多小時吃20分鐘, 很多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銅鑼灣登龍街, 短短百多米的街道, 已有多間日式拉麵店, 晚市時間, 門口都有着絡繹的等位人龍, 這天剛巧到時代廣塲進行療程, 晚上等老公一起在附近吃晚飯, 近近的走過來登龍街找吃, 經過這一家門面只用日文和英文門牌的小店, 細看一下原來是新開的拉麵店金田家. 由於天氣熱得要命, 反正不用等位, 就直接入去試試.小店原來來頭不少. 來自九州福岡的《金田家》由金田先生於福崗縣開設第一家分店, 以濃郁豬骨湯底聞名,多次奪得日本拉麵大獎,有九州第一拉麵之美譽!說到拉麵, 自問是門外漢, 但卻有一種自定好吃的味道, 對湯底的濃稠度, 鹹香度, 麵質粗幼軟硬自有一套標準. 去年往京都旅行, 回程時買了分別來自北海道, 鹿兒島, 關西奈良
Read full review
香港人就是有天生的羊群心理, 愛一窩蜂去做一件事, 對排隊樂此不疲. 繼一蘭, 咖啡弄, 茶木, 近日登陸的Dazzling 應該會有相同的命運. 雖然未有機會一試這些熱店在香港分店的水準, 幸好通通都在日本, 台灣吃過了, 人家說起也不致於搭不上話很落伍似的. 相反, 我獨愛惠顧一些隱閉或新進小店, 既無需呆等個多小時吃20分鐘, 很多時還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銅鑼灣登龍街, 短短百多米的街道, 已有多間日式拉麵店, 晚市時間, 門口都有着絡繹的等位人龍, 這天剛巧到時代廣塲進行療程, 晚上等老公一起在附近吃晚飯, 近近的走過來登龍街找吃, 經過這一家門面只用日文和英文門牌的小店, 細看一下原來是新開的拉麵店金田家. 由於天氣熱得要命, 反正不用等位, 就直接入去試試.
1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小店原來來頭不少. 來自九州福岡的《金田家》由金田先生於福崗縣開設第一家分店, 以濃郁豬骨湯底聞名,多次奪得日本拉麵大獎,有九州第一拉麵之美譽!說到拉麵, 自問是門外漢, 但卻有一種自定好吃的味道, 對湯底的濃稠度, 鹹香度, 麵質粗幼軟硬自有一套標準. 去年往京都旅行, 回程時買了分別來自北海道, 鹿兒島, 關西奈良和九州福岡的拉麵包回港自煮, 試過後覺得九州的拉麵是我的飛佛, 直身有咬口, 粗幼適度的麵條, 煙韌口感好, 是關鍵所在. 今次就來試試九州第一拉麵的味道.
2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店子不大, 只有二十多個座位, 人多時坐得有點迫, 不過吃拉麵多數是一人一碗, 自成一各, 所以還是可以接受的. 店內佈局簡潔, 沒有多餘的擺設, 每枱一旁都放了餐具和調味料如醃菜, 蒜粉等, 而且有自助冰水提供, 斟水不求人是其中一個值得一讚的地方.

食物供應也一如店子簡潔, 一目了然. 全店只供應3款拉麵, 分別是义燒拉麵, 豆芽义燒拉麵和至尊拉麵. 另外, 可選麵的軟硬度, 軟硬普通以外, 還可以選超硬. 沒有太多選擇的菜單, 好像我這種有選擇困難症, 經常覺得隔離飯香的女士, 就免卻左顧右盼的煩惱, 3選1很快就選好了. 今次跟老公2人, 一人點了一碗.
26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我選了豆芽义燒拉麵($85), 麵質選了普通, 另外可選要不要走蔥, 愛多蔥的還可以$5加蔥, 不過我相信比較少人會這樣做. 額外收費項目還有追加的溏心蛋($12)和紫菜($10). 經常覺得單一售賣一款食品的店子, 一定對自己的出品信心十足, 看看這碗拉麵, 未吃已傳來陣陣豬骨濃湯和麻油味, 碗面鋪了芽菜, 木耳絲, 4片义燒, 紫菜和溏心蛋, 色香味都很對辦. 但我最重視只有兩件事: 湯底和麵質, 撥開配料, 先喝一口熱湯, 使用15小時炮製香濃豬骨湯, 奶白色帶着少許油脂, 入口的確很香濃, 充滿肉香骨香, 麻油味帶出日式味道, 而且是濃而不鹹. 再挑起麵條, 直身粗幼適中, 吃下去仍帶少許硬度, 煙韌有嚼勁, 正正是我喜歡的質感. 單單這兩個元素, 已經足以讓我吃完一碗. 再配以爽脆芽菜和木耳絲, 口感更豐富. 溏心蛋不算很明顯流質性, 如果再生一點更好. 蛋的外層染有醬油鹹香, 蛋黃呈鮮橙色, 入口即溶, 甘甜清新, 味道不俗.
27 views
2 likes
0 comments
老公食量大一點, 就叫了金田家至尊拉麵($98), 再追加溏心蛋, 紫菜和义燒(腩) 4片($20)

全店最貴的拉麵, 上枱時也份外有氣勢. 以义燒片圍滿碗邊, 視覺上已很壯觀. 內容大致是一樣的, 但這一款湯底比前一碗更濃香, 我就覺得有點鹹, 但老公說剛好, 又是口味的分別, 加上天氣熱和口喝, 多少也影響了我對鹹味的吸收力.
25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金田家的义燒分兩款, 分別是腩肉和豬肩肉, 跟义燒拉麵是腩肉, 油層明顯, 入口豐腴, 油香四溢, 而且價錢較便宜. 跟至尊拉麵則是豬肩肉, 追加的話要$30/3片, size大一點,沒有明顯油脂層, 肉質較瘦和爽口, 也較有咬口嚼勁. 兩款中我較反而較愛腩肉, 雖然肥, 但入口即溶, 肉和油的比例剛好, 味道也較肩肉突出搶眼, 又要高呼一句脂肪萬歲!
25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1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吃一碗有點意猶未盡, 可再加$9要替玉, 即額外面底, 這次老公竟然挑戰超硬麵質, 不包湯底, 竟還附上數顆豚肉粒, 絕不欺塲. 而且麵餅份量不少, 想要新湯底的可追加($20), 但我們不想浪費原來的湯底, 直接倒下混合又成一碗拉麵了.
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超硬麵質真的會有少許未煮熟的口感, 如湯底不夠熱, 這未煮熟的感覺就不會消失, 十分喜歡吃硬麵的我也覺得普通硬度會對味一點.
2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全店只有罐裝汽水($12)和支裝綠茶($15)兩款飲品可選, 不想喝飲品喝清水其實反而能中和鹹味, 也更能專心細味拉麵的美味.
5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臨走才發覺門口擺放了一部自動售賣機, 細問之下原來店主本來想仿效日本讓客人自助購買食品, 但香港人始終較習慣先坐底後點菜, 最後這售賣機就變成抽奬之用, 不過今天剛巧所有奬品卡都抽完了, 所以我就沒有機會試一試運氣了.
1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傳統日式拉麵店在香港的數量真的不少, 一些長期排隊人龍長的拉麵店, 往往抱着極高期望去試, 最後發覺名過其實或不是我杯茶的情況也多的是. 金田家相對平實, 隱打隱紮的, 近百元一碗拉麵價位是可接受, 質量也恰如其份, 而那不是稠杰如獻汁的湯底和九州直身拉麵才是我的最愛. 食物這回事很奇怪, 不是人云亦云, 別人說得天花龍鳯的好,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所以我愛到處去試, 去試去碰, 那怕並不是熱門店子, 好吃就是皇道. 金田家, 喜歡地道日式拉麵的朋友, 不妨到訪一試~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ate of Visit
2014-06-20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100 (D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