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2-07-20
1705 views
牛大哥的老闆莫先生,本身是牛肉供應商,不少火鍋專門店也跟他取貨,在行內算是薄有名氣。那送肉的,自己順理成章開設火鍋店,撈多瓣,實在是合情合理的事。話咁快又到小弟的生日飯,兩位老死建議請我去打邊爐,我是無任歡迎,總之有好野食就掂了。為方便大家 (又想參觀下老友的新居),最好就在牛大哥吃了。七點左右到達,近乎包場狀態,大把位任揀,大概天時暑熱去食火鍋的人始終是少數。選鍋底點配料之前,先攪一輪調味醬,只有紅椒粒、蔥粒以及生熟蒜之選,並不花巧,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玩得唔夠過癮,但本人真的沒有問題,因我的更加簡單,就只以生蒜配豉油,已經足夠。大家都不是辣人,所以就免卻了麻辣湯底,甚至沙嗲湯底,反而來一個胡椒豬肚湯作鍋底。豬肚是有一點,亦有些腐竹在內,但胡椒的份量明顯不足,即使只是首輪,也欠缺胡椒的香味,有待改善。既然來得這裡,自然是衝著其牛肉而來,就要份大的拼盤,有齊店方自稱最巴閉的肉眼邊、腩心肉以及頸脊肉,最好不過。個人認為,肉眼跟頸脊均是軟滑鬆化,若論肉味,則以腩心肉最濃郁,但只是輕輕燙一會已經變韌。未知是否點了份大牛,店員說請我們吃一份滑牛,當然是來者不拒。是心理問題,總覺要淥耐一陣。估唔到質
話咁快又到小弟的生日飯,兩位老死建議請我去打邊爐,我是無任歡迎,總之有好野食就掂了。為方便大家 (又想參觀下老友的新居),最好就在牛大哥吃了。七點左右到達,近乎包場狀態,大把位任揀,大概天時暑熱去食火鍋的人始終是少數。
選鍋底點配料之前,先攪一輪調味醬,只有紅椒粒、蔥粒以及生熟蒜之選,並不花巧,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玩得唔夠過癮,但本人真的沒有問題,因我的更加簡單,就只以生蒜配豉油,已經足夠。
大家都不是辣人,所以就免卻了麻辣湯底,甚至沙嗲湯底,反而來一個胡椒豬肚湯作鍋底。豬肚是有一點,亦有些腐竹在內,但胡椒的份量明顯不足,即使只是首輪,也欠缺胡椒的香味,有待改善。
既然來得這裡,自然是衝著其牛肉而來,就要份大的拼盤,有齊店方自稱最巴閉的肉眼邊、腩心肉以及頸脊肉,最好不過。個人認為,肉眼跟頸脊均是軟滑鬆化,若論肉味,則以腩心肉最濃郁,但只是輕輕燙一會已經變韌。
未知是否點了份大牛,店員說請我們吃一份滑牛,當然是來者不拒。是心理問題,總覺要淥耐一陣。估唔到質素都唔太差,起碼質感不會太假,不另收費的,就無謂太多挑剔。
除了牛肉外,亦不能錯過我喜歡的牛脷托,看上去幾吸引,雖然是薄身,卻不失爽脆的口感,我吃了不少的。
反正是老友請,唔知羞的我就要食豪些少,來份加拿大桶蠔又如何? 蠔是隻隻有番咁上下個頭,厚身誘人,吃起來又香又肥美,邊位不韌,已不錯。
炸響聆也是打邊爐必吃的食品之一,這個出品只是很輕輕的炸過,即使只燙一秒已經變腍,並沒有腍中帶微脆的口感。不過,此等吸味之物,盡收湯底的精華,也不會難吃的。
雖然是行,但又不妨來碟丸和餃,感覺才像是在吃火鍋的。還是喜歡吃芝心丸,夠香又夠過癮;韭菜餃的皮有點兒厚,韭菜香也稍嫌不足,未有驚喜。
吃得又玩得的還有墨魚麵,老友都輪著落手落腳地把麵條「唧」出來,氣氛會好得多。從來亦喜歡墨魚麵的質感,比較有咬口,而且味道不俗,不消一會便被清掉。
最後放的就是什菇籃同埋娃娃菜,雖然平時不太愛吃素菜,但打邊爐的又好一點,始終吸晒味,是相對好吃。
想不到這類地方仍有甜品送,是椰汁西米露,西米都幾大粒的,唔係馬虎之作,如果椰汁香可以重番少許,必會更好。都係果句,不另收費的,就不再要求太多了。
大家飲飽食醉,是相當愉快的一個晚上,廿多年的友誼,永遠是珍貴的。再次說聲,謝謝!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