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先來一碗沙律,既健康又能先給胃作點熱身。不過看來此沙律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健康,其沙律醬的用量實在不能令人聯想到健康,不過沙律醬卻是我的最愛。既然是我的最愛,當然不能輕易停口了。蟹肉青瓜切絲,青瓜不是跟平時般爽口,可能是沙律醬太多,令到青瓜變腍了。蟹肉雖然不算是上等貨,不過入口帶點蟹味,而且份量很多,絕對不需要每一口都要顧慮著蟹肉的份量。
這碟的質素實在令人相當失望。雖然顏色尚算鮮紅,不過入口的味道就若判二人。刺身沒有任何鮮味可言,而且感覺比較粉,這也是第一次吃過的質感。不用絲毫的力就可以令到整片刺身自動分成四件,而且分口亦相當齊整,真令人驚訝。
幾乎每一次來板長也會吃的壽司,這一次也絕不例外。蟹棒上面會有一些沙律醬,不但為鮮紅色的蟹棒增添色彩,更是令整年壽司錦上添花。我通常享用此壽司時會免去一切醬料,因為蟹棒配上沙律醬已經是最好的配搭了。蟹棒跟火鍋時用的蟹柳是有分別的:蟹棒是由真真正正的蟹肉而成;而蟹柳則是用一些人工的材料而成。所以前者的蟹味絕對更鮮更真,這也是我喜愛蟹棒多於蟹柳之處。
經過處理的帆立貝,令到表面多了一道燒過的烙印。帆立貝亦算大隻,而且表面加了一小撮蒜茸,更能帶出帆立貝本身的鮮味。咬開的時候爽口彈牙,而且本身比較肥美,所以亦比較有咬口。
特大一詞應該是指壽司會連蝦頭蝦尾上,所以份量看似比較大而已。每一件壽司比正常的小兩倍,所以份量其實跟平時的壽司差不多。每一件的蝦都包著一舊很小的壽司飯,鮮味蝦味欠奉,蝦肉既不彈牙又不爽滑,蝦肉比較易碎,又一失敗之作。
栗米被沙律醬包著,不過沙律醬味並不重,反而栗米爽口,口感不錯。栗米的份量剛剛好,沒有因為太多而變得很容易掉下,吃的時候就不用太狼狽。不過繞著壽司飯的紫菜則比較失色,紫菜偏軟腍,不太脆口,有點失望。
自從上次在試食會試過之後,我就愛上了這碟壽司。牡丹蝦很肥美,入口爽滑鮮甜,表現連帶至蝦尾的部份也十分好。不是說蝦尾可以放進口吃,而且整件壽司放進口之後,蝦尾亦很容易被咬斷,沒有像外出的食店般「死纏難打」。
用上三文魚和三文魚籽,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太殘暴,不過喜愛此品的人就會覺得是一種享受。三文魚不算太厚切,刀工平平,不過鮮味尚有,算是合格了。三文魚籽每一粒也晶瑩剔透,而且大小平均,咬開魚油四射,絕對是一種享受。
因為怕吃得太膩皮膚很易變差,所以今次只吃了一樣炸物。薯餅炸得香脆,而且表面呈金黃色,吸油的底紙亦相當空白,沒有太多的油份。內裡的奶油是於半溶的狀態,而且不會太熱,所以很容易入口,味道一流。
更多照片:
http://blog.yam.com/yangourmetdiary/trackback/30014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