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3-03-13
15 views
說起近期最有人氣的新餐廳, 想必就是天天大排長龍的''咖啡弄''了. 這家來自台灣的咖啡店, 在當地也是頗受歡迎的餐廳, 6家分店主要都在台北市. 而在今年1月店方就選擇了在香港的銅鑼灣開設了第一家海外分店. 老實說宅女曾去過好幾次台北, 但都沒特別找過吃這家, 所以當香港分店試業時, 都見到身邊的食友紛紛前去, 心想一句: 到底一家小小的咖啡店為何利害到可以天天都大排長龍呢? 好奇的宅女又開始計劃想去探下路了~這家香港分店選址在邊寧頓街登龍閣的1樓, 大廈門口貼著各式各樣的印尼招牌和招紙, 不時又會有些印尼姐姐出入, 說真的, 地下門面不算光鮮, 而且又沒有招牌指示, 最初真的以為自己找錯地方. 不過看到地下那條長龍, 再膽粗粗走上樓梯一看, 才見到大大隻招牌寫著''咖啡弄'', 便知道沒有來錯了.其實早在二月中時剛過完新年某天平日的下午宅女都有前來過, 不過當時人龍排到地下大廈的門口, 看起來真的有夠誇張, 那天也沒預計太多時間去排隊, 唯有失望而回. 之後下定了決心找了個星期六, 早一點前去等他開門. 店子12時開業, 我們大約11時半來到, 但在大廈門口仍然驚見那條人龍, 心情
其實早在二月中時剛過完新年某天平日的下午宅女都有前來過, 不過當時人龍排到地下大廈的門口, 看起來真的有夠誇張, 那天也沒預計太多時間去排隊, 唯有失望而回. 之後下定了決心找了個星期六, 早一點前去等他開門. 店子12時開業, 我們大約11時半來到, 但在大廈門口仍然驚見那條人龍, 心情真的沉了一截. 不過既然一場來到, 這次誓要吃到, 唯有乖乖的跟隨著隊尾排好了.
等候時友人無聊地數了一下, 原來在我們前面排隊的巳有三十多人了! 準時12點, 大門一打開, 大家便按店員指示魚貫入內, 剛好來到我們, 原來是最後的2個位!!真的有夠幸運!!
餐廳其實不算很大, 但椅桌擺放仍有點空間感, 不會太狹窄, 牆壁周圍都以翠綠的樹葉作裝飾, 看起來很有田園氣色. 而近門中間放了一張比較大的長枱, 能坐上十多個人, 就算一個人來都可以坐這裡, 不會尷尬. 餐廳亦不斷播放著Whitney Houston或Mariah Carey的情歌, 令人感覺相當舒服. 不過當天可能是全店滿座, 環境就有點嘈雜, 心想如果人少一點, 來這裡坐坐傾計應該不錯吧.
雖說看起來款款都吸引, 但我們2個人胃口有限, 最終決定點幾款試試.
燻鴨羅蔓沙拉佐香橙 (HKD$53)
而底下的拉律菜葉份量也是十分多, 片片爽脆甜美, 沙拉菜入口沒苦味, 而黃椒絲也是同樣的爽口. 當中混著些橙片, 吃起來帶著微酸的感覺, 十分開胃. 再試試把附上的沙拉汁混入同吃, 味道更濃一點, 甜酸程度更突出, 真是清新得來味道十分豐富的一個沙律!!
玉米里肌起司可頌 (HKD$50)
不過最搶眼球的當然是牛角包中間多得全擠出來的半溶芝士了!! 麵包內裡夾有生菜, 蕃茄, 里肌肉片和2款芝士, 上面再洒點煙肉碎和粟米粒. 材料聽起來簡單, 但出來的效果相當澎湃! 芝士用上2款, 一款是片裝芝士, 而另一款是非常吸引的半溶芝士, 混起來吃''芝''味滿分! 不客氣的大咬一口, 香濃的芝士汁一下子全都湧出來, 弄得滿咀都是, 但這刻儀態當然顧不了, 先享受這份美味吧!!
中間是疊得厚厚的里肌肉片, 全是啖啖肉, 跟芝士兩者味道都非常濃郁但配合起來又不覺好咸; 牛角包鬆脆富牛油香, 拿上手還帶點微熱, 配合著底下多汁又大片的蕃茄和生菜, 每一口都是那麼豐富, 每一口的味道都是令人感動. 宅女真的非常喜歡這個牛角包呢!!!
飲品我們點了冰鮮果茶 (HKD$44)
曼特寧咖啡 (HKD$40)
來到壓軸的當然少不了這個草莓冰淇淋鬆餅 (HKD$46)
鬆餅拿起來時仍有點微溫, 切開時外層仍是帶點脆身, 中間的餅芯軟棉棉很鬆軟, 而且蛋味濃郁, 雖然帶點厚度但吃起來不覺乾, 配上半溶的雪糕同吃, 一冷一熱交錯著真是非常好吃!! 可惜的是雪糕份量雖然很大球, 但仍是不能配到整整四片鬆餅吃. 而大大粒的士多啤梨入口雖不算好甜, 帶點酸度的, 不過混著醬汁和雪糕吃仍是十分甜美. 另外還有一球吉士醬, 比較結實的, 吃起來很CREAMY也帶奶香, 不過配鬆餅吃就有點不太對味. 如果可以選的話, 我會寧願不要這個醬, 也想再多一球雪糕呢~
埋單每人HKD$130左右, 吃得十分飽, 收費不算貴, 性價比高.
整體食物十分不錯, 而且在香港來說也是頗有特色的, 尤其那個鬆餅絕對是想一吃再吃.
店內員工多是年輕人, 手腳算快, 態度也不錯, 我們提問的她們也會詳細解答.
唯一可惜的是現在餐廳都仍是試業階段, 每天只是由中午12時開到下午6時, 而且店外天天都有條長長的人龍, 想來吃的話真是要帶點耐性和時間來等位!!!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