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0-04-20
57 views
家沒有煮飯,到了外邊吃飯,今回跳出香港仔這個框框,走了到鴨利洲大街找吃的,這個昔日的漁港,現時仍舊保留一點風味的,至少不難發現不少在熟食中心或是街頭的小廚,也有生猛海鮮供應,而我們最後決定於一間非常街坊的小廚進膳,地方光猛,但就員工時常拿着一個頗為骯髒的膠桶走來走去收碗碟,坐路邊的朋友要注意啊!此小廚既有小菜小炒吃,又有不少的海鮮吃,雖然選擇上沒有西貢、流浮山及布袋澳等的多,但在門口等位的時候,看其花甲是挺新鮮的,所以大家已經立誓吃定油鹽水花甲的了,另外見四人套餐,收三百個大洋有雞有魚有蟶子有湯有餸吃,也挺對口味的,四個人也很夠吃了吧。先來的是沙鯭魚湯,用了下欄魚煲也是正常,相信魚渣是全部隔起了,所以喝起來不多湯渣,只有零星的魚肉,但湯頭都很鮮甜,奶白色的湯未算很濃,但不腥又夠甜,加上絕無師傅的成份,連喝兩碗也是等閒。套餐內除了海鮮,也有小菜,大部份的海鮮檔如天虹,都有一道菠蘿咕嚕肉,人家的還賣到出哂名,但是日在發記的也絕不失禮,一看起來已知對版,碟的咕嚕汁不多,全都掛上在肉塊上,肉排炸得香脆,但內層的豬肉很梅頭,既有咬口又有肉香及脂香,咕嚕汁不死酸,帶點菠蘿的果甜,簡單美味,這個真的
家沒有煮飯,到了外邊吃飯,今回跳出香港仔這個框框,走了到鴨利洲大街找吃的,這個昔日的漁港,現時仍舊保留一點風味的,至少不難發現不少在熟食中心或是街頭的小廚,也有生猛海鮮供應,而我們最後決定於一間非常街坊的小廚進膳,地方光猛,但就員工時常拿着一個頗為骯髒的膠桶走來走去收碗碟,坐路邊的朋友要注意啊!
此小廚既有小菜小炒吃,又有不少的海鮮吃,雖然選擇上沒有西貢、流浮山及布袋澳等的多,但在門口等位的時候,看其花甲是挺新鮮的,所以大家已經立誓吃定油鹽水花甲的了,另外見四人套餐,收三百個大洋有雞有魚有蟶子有湯有餸吃,也挺對口味的,四個人也很夠吃了吧。
先來的是沙鯭魚湯,用了下欄魚煲也是正常,相信魚渣是全部隔起了,所以喝起來不多湯渣,只有零星的魚肉,但湯頭都很鮮甜,奶白色的湯未算很濃,但不腥又夠甜,加上絕無師傅的成份,連喝兩碗也是等閒。
套餐內除了海鮮,也有小菜,大部份的海鮮檔如天虹,都有一道菠蘿咕嚕肉,人家的還賣到出哂名,但是日在發記的也絕不失禮,一看起來已知對版,碟的咕嚕汁不多,全都掛上在肉塊上,肉排炸得香脆,但內層的豬肉很梅頭,既有咬口又有肉香及脂香,咕嚕汁不死酸,帶點菠蘿的果甜,簡單美味,這個真的是高水準之作。
接下來的有豉椒炒蟶子,炒得很熱騰騰,蟶子份量不小,雖其體形較小,但吃起來肉也挺厚的,配合濃味的豉椒汁,是美味的,只不過稍嫌不夠豆豉香;油鹽水花甲是是夜第二道貝類的海產,果然吃起來一點沙都沒有,而且又夠肥大肉厚,浸了油鹽水調出其鮮味來,而墊底吸了鹽水的粉絲味美而有點咬口,這簡直就是意料之外,五十元左右一客真的是便宜得很。
繼續也是海鮮,一條清蒸游水石蚌魚,加了薑蔥芫茜豉油,魚不算太大條,但以一個四人餐來說是相當合理的,魚蒸得過了一丁點火位,可能條魚較細,火侯方面較難控制,半分鐘的上落可以差很遠,但吃起來夠鮮又唔腥,而且一定不能說是嚡,但吃魚鮫及肚的位置就不太受影響,還是非常之嫩滑,而豉油是很普通的蒸魚豉油,甜甜的不算太香,但加點薑蔥一起吃,味道都很不錯。
最後來半隻薑蔥霸王雞,雞一上桌,發現跟平時的切雞沒多大分別,薑蔥?原來是一小碟的薑蔥蓉,個咀O哂!雞相信是事前浸熟了,在奉客前再用熱湯浸熱多一遍,吃起來偏嚡過熟,尤其是雞胸的部份,但雞味又不重,幸而吃不出雪味,似乎都是冰鮮雞,雞背的位置都算滑,但同樣雞味欠奉,但勝在半隻雞份量算夠大,今餐不吃飯也夠飽了。
另外跟餐同來的四支細樽裝的汽水,要了兩支可樂兩支忌廉,其實本來也沒什麼好評,但真的好久未喝過那麼好喝的可樂了,由於怕肥,平時要喝罐裝的零系可樂,但喝回兒時常喝的玻璃樽裝的原味可樂,又夠汽味道又不知怎形容的好。
最後埋單每人不用四百元,吃了不少的海鮮,每人也不用一百元,試問去西貢點搵。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