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29
20
Level4
2019-06-11 5230 views
八年多前「竹壽司」在香港開業,選址當年剛剛落成不久的東京銀座式美食商廈 cubus。雖然當年香港的樓上舖鮨店已經成為一股風氣,但將廚師發板 omakase 成功推廣,甚至在午餐時段也引入 omakase,就必須要歸功「竹壽司」。皆因當年「竹壽司」的老闆重金禮聘日本著名壽司店的主廚來到香港作為客席廚師,自然吸引了大量明星客人光顧,風頭一時無兩。時光飛逝,「竹壽司」質素逐漸下降,人氣也逐漸散去;2018 年初結業後,改名換姓搬到利園二期商場,就是今日的午餐地點「竹 take」。餐廳面積比前身大了很多,室內設計明顯係大師級作品,以日式庭園設計為主題,由門面開始、到室內每一個細節,風格統一。採用了竹(與餐廳名字相同)為主角,貫穿了餐廳內每一個不同用餐區,明顯地分成幾個主題:壽司吧枱、壽司 / 和食餐枱區、和式矮身餐枱、鐵板燒枱、鐵板燒 / 天婦羅吧枱。星期六中午12時左右來到,客人很少,應該不到整間餐廳總座位數量的20%,蛋壽司吧枱已經被完全預訂,只獲安排壽司 / 和食餐枱區。雖然冇得坐壽司吧,但枱面上的小擺設及餐具又很有觀賞價值。白色石頭配襯綠色植物,也不知道綠色植物是真是假,但肯定就是一個
Read full review
八年多前「竹壽司在香港開業,選址當年剛剛落成不久的東京銀座式美食商廈 cubus。雖然當年香港的樓上舖鮨店已經成為一股風氣,但將廚師發板 omakase 成功推廣,甚至在午餐時段也引入 omakase,就必須要歸功「竹壽司。皆因當年「竹壽司的老闆重金禮聘日本著名壽司店的主廚來到香港作為客席廚師,自然吸引了大量明星客人光顧,風頭一時無兩。時光飛逝,「竹壽司質素逐漸下降,人氣也逐漸散去;2018 年初結業後,改名換姓搬到利園二期商場,就是今日的午餐地點「竹 take」
9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餐廳面積比前身大了很多,室內設計明顯係大師級作品,以日式庭園設計為主題,由門面開始、到室內每一個細節,風格統一。採用了竹(與餐廳名字相同)為主角,貫穿了餐廳內每一個不同用餐區,明顯地分成幾個主題:壽司吧枱、壽司 / 和食餐枱區、和式矮身餐枱、鐵板燒枱、鐵板燒 / 天婦羅吧枱。
1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8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6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20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星期六中午12時左右來到,客人很少,應該不到整間餐廳總座位數量的20%,蛋壽司吧枱已經被完全預訂,只獲安排壽司 / 和食餐枱區。雖然冇得坐壽司吧,但枱面上的小擺設及餐具又很有觀賞價值。白色石頭配襯綠色植物,也不知道綠色植物是真是假,但肯定就是一個迷你盆景,配合了餐廳的日式庭園設計主。至於餐具,據了解也是日本著名陶窯出產,難怪造型充滿特色。
75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一次過送上前菜沙律茶碗蒸蟹肉南瓜豆腐份量雖然少,但蟹肉味道鮮甜;自家製的南瓜豆腐顏色鮮艷,口感滑溜,加上南瓜蓉的香甜,好食。有別於其他鮨店的日式沙律,並非採用日式柚子醋調味,而用了自家調製的南瓜蓉沙律醋;不過,沙律菜的青澀及醋酸味掩蓋了南瓜蓉的清甜,味道沒有預期中的突出。

前菜、沙律及茶碗蒸
2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2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茶碗蒸採用磨砂玻璃茶碗,與餐廳的其他日系陶器餐碟大相逕庭,有點格格不入。蒸蛋表面有一層味道濃郁的芡汁,內有蟹肉及干貝絲;蒸蛋內有銀杏、香菇,蒸蛋味道不錯,但稍嫌稀身。
13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57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味增湯碗雖然明顯是日式湯碗的顏色及花紋設計,但外型卻反傳統。外型上介乎傳統日式湯碗及燒酒杯 ⋯⋯ 只不過是很大隻、非玻璃製造的燒酒杯。味增湯味道普通,沒有任何特別之處。
11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壽司拼盤(10件)($348)採用近年潮流大熱的赤醋米,但部份食材比較普通,包括魷魚、蛋卷及蝦蛄,而且蛋卷亦並非特別炮製,只是普通煎玉子。
壽司拼盤(10件)
$348
3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壽司拼盤(10件)
$348
3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雖然也有一貫中とろ,但無論外觀及味道皆沒有とろ應該有的油香,放入口中完全感受不到油脂溶化、滿腔油香的美味。不是說食材唔新鮮,只是選材質素比較普通,對比其他同級鮨店,同樣是壽司午市定食,「竹」的選材做給比下去了。壽司拼盤內唯一比較吸引及匹配餐廳定位的壽司,就是那一小砵北海道海膽拼三文魚子,當中的三文魚子鹹鮮香味道平衡、北海道產海膽味鮮甘香。
1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和牛烤肉飯($348)比預期中快送上來,比壽司拼盤還要快,有點懷疑已經預先烹調 ⋯⋯ 不過,以「竹」的定位,應該沒有可能吧?相信因為客人不多,廚房沒有太大壓力吧。
和牛烤肉飯
$348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打開日式便當的木製漆盒,就見到了鋪滿米飯表面的烤牛肉!不得不佩服日式料理放重心機在菜式的包裝及賣相,只是外表已經引人垂涎三尺,未食落口已經勝過很多國家的菜色!原本以為是一片片、燒烤得非常香口、並且掃上日式燒肉汁的薄切和牛;但原來是有點似西餐原條烤牛肉的處理方法,廚師將一條和牛肉烤熟,然後切片,所以牛肉只是外圍有燒焦效果,中間則呈淡紅色,亦沒有濃郁的燒肉醬汁,而是味道恰好。
和牛烤肉飯
$348
2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雖然不是和牛的最頂級部份,但肉味及和牛油香度仍然相當高;加上肉質嫩滑冇渣、分量亦夠多,是非常美味的日式飯盒。食完所有和牛及半個飯盒,將溫泉蛋淘入餘下的半盒飯,蛋漿的黏稠口感加上生雞蛋黃的香氣,配合軟糯的珍珠米,又是另一種美味。「竹」的前身「竹壽司」以壽司及 omakase 打入香港市場,估唔到擴張營業後,和牛烤肉飯比壽司還要好食。
1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餐後甜品日式布甸配熱情果醬,同樣採用反日式傳統的玻璃器皿。布甸滑溜,但最吸引的還是熱情果醬,一來這種配搭非常少見,而且熱情果的酸甜平衡及獨有香氣,一旦愛上這種味道,就很難找到其他代替品。
1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8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比起銅鑼灣其他樓上壽司店,「竹」的面積實在大得多,而且同樣走高檔路線,兼同時提供壽司、鐵板燒、天婦羅多款和式,定位還要每款和食皆能媲美香港其他專門日式料理。雖然餐廳聘請了幾位日籍資深大廚,務求每款料理皆有領軍人物、以求做到盡善盡美;但這種心態似乎太過進取,也不符合高級日本料理的傳統作風 - 單一、專門。始終「竹」所選擇的是高級日本料理路線,並非大眾化的日式居酒屋,人均消費不便宜;餐廳面積如此大,實在很難保證座無虛席,究竟如何經營?就以壽司午市定食來說,與其他同級鮨店比較,價錢唔算貴,但質素也相對普通;雖然明白午市定食不能太苛求,但質素又實在比不上其他同級鮨店,如此一來,如何吸引客人?
22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ate of Visit
2019-05-11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380 (Lunch)
Recommended Dishes
和牛烤肉飯
$ 348
和牛烤肉飯
$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