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10-14
每次經過清風街,也見仔仔小廚大排長龍,要另覓他選,今次難得有朋友能預早來霸位,終於可一試這間常滿小店。小店店面不大,店內環境較為擠逼,而入夜後店外鄰旁士多附近也放了數張桌椅應付人潮,今次我們也被安排在店外用餐,有幸天氣已沒之前般熱,雖沒有風,但也不致吃得汗流浹背吧。食物方面,這裡有一般大牌檔小炒,我們一行五人沒有特別心水,所以隨意點了數個小菜,正想著邊吃邊再加單... 木桶田雞粥:作為鎮店招牌菜,質素總算有保證。田雞鮮嫩,份量也不少,而粥底很綿很滑,比起田雞更覺美味。 避風塘炒蜆:大蜆以避風塘式處理,香辣可口,味道不錯,但略嫌炸蒜不夠乾身吧。 鐵板海白菜蛋豆腐:切成方塊狀的豆腐,外層釀入貌似紫菜的藻類植物海白菜,雖然吃不出與普通豆腐有甚麼不同的味道,但質感卻很特別。另外,鐵板把墊底的蛋燒成微焦,再加上豆角、雜菌及青紅椒等蔬菜,最後淋上較濃味的醬汁,令本身清淡的材料變得不平凡,值得一試。 黃金雙拼:可選雞腎、雞軟骨及鮮魷其中兩款,我們點了頭兩項。鹹蛋黃份量十足,味道雖然香濃,但比較肥膩,而且也較鹹,搶去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吧。 粉絲金菇牛肉煲:類似坊間的金菇肥牛煲,但卻換了滑牛。滑牛
小店店面不大,店內環境較為擠逼,而入夜後店外鄰旁士多附近也放了數張桌椅應付人潮,今次我們也被安排在店外用餐,有幸天氣已沒之前般熱,雖沒有風,但也不致吃得汗流浹背吧。
食物方面,這裡有一般大牌檔小炒,我們一行五人沒有特別心水,所以隨意點了數個小菜,正想著邊吃邊再加單...
木桶田雞粥:作為鎮店招牌菜,質素總算有保證。田雞鮮嫩,份量也不少,而粥底很綿很滑,比起田雞更覺美味。
避風塘炒蜆:大蜆以避風塘式處理,香辣可口,味道不錯,但略嫌炸蒜不夠乾身吧。
鐵板海白菜蛋豆腐:切成方塊狀的豆腐,外層釀入貌似紫菜的藻類植物海白菜,雖然吃不出與普通豆腐有甚麼不同的味道,但質感卻很特別。另外,鐵板把墊底的蛋燒成微焦,再加上豆角、雜菌及青紅椒等蔬菜,最後淋上較濃味的醬汁,令本身清淡的材料變得不平凡,值得一試。
黃金雙拼:可選雞腎、雞軟骨及鮮魷其中兩款,我們點了頭兩項。鹹蛋黃份量十足,味道雖然香濃,但比較肥膩,而且也較鹹,搶去了食材本身的味道吧。
粉絲金菇牛肉煲:類似坊間的金菇肥牛煲,但卻換了滑牛。滑牛比肥牛鮮嫩,味道不錯;可惜粉絲及金菇滲滿鹹味太重,而且也過份濃郁的汁料,口感就像吃湯麵般,很油膩哩。
水煮桂花魚:桂花魚切成小塊浸在鮮紅辣油內,加上青綠芫茜鋪在面,紅綠相襯,賣相吸引。水煮汁料完全滲進了桂花魚,整體味道算是不錯,但麻味充足,辣味只能說僅僅合格吧。
五個人點了一粥五小菜畢竟未能滿足,可惜我們由落單到第一個木桶粥上檯已用上半小時,邊吃邊等,等了再等,到最後的水煮魚上檯時又已是一個小時後的事!我們最後當然不會再加單吧。
如果眼見店內高朋滿座,店員已經忙過不停地傳菜也算無可厚非,但實際上多檯食客也在久等,卻一直不見有食物傳來,似乎廚房真的出了亂子吧。 另外,我們在等候中見一對情侶正想光顧,但店員卻直說如現在入座落單,最快也要四十五分鐘才會上小菜,當時時間已近九時半,那對情侶聞言當然即時離開哩...
聽在坐朋友說起之前光顧也未遇過類似事件,但這次我們只點了五個小菜,由落單到小菜上檯竟要超過一個半小時,似乎大家真的要有充足時間及無比耐性才能一試,希望這次只是偶發事件吧。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