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9-08-01
64 views
從沒有試過任何中西式私房菜, 前兩天買了新假期又再推廣農家菜, 又再見到它(紅廚)的介紹, 上次白行了一敞, 今次聰明一點, 打個電話預訂, 聽電話的應該是主廚吳師傅, 談了一會, 他介紹了幾個餸菜, 價錢等等, 時間方面, 他是要等場內鋪休息約七點, 無知的我說六點幾可以嗎? 他說"偷雞"也可以吧!於是星期五旁晚便跟老公揸車約六點半做到達, 並且泊了在旁邊的免費停車場, 只可惜師傅話有些材料臨時要遲一點才送到, 我們便唯有在附近四處(吉慶圍、錦田一帶)走走吧! 大約七時返回餐廳, 吳師傅請我們到一間專賣木傢俱店舖稍等, 那兒冷氣充足 (只有我們二人吧), 當晚還有兩張10人及一張6人枱, 另一侍人拿了一壺茶給我們, 我們等呀等, 看完一個又一個節目, 直至約接近八時左右, 當其餘三圍桌子也坐滿, 才開始上菜, 噢…明白了, 原來每晚菜式也是一樣的, 奈何在安排方面卻有點失當, 如果預先通知我們, 也無需客人等上成個鐘吧! 此方面應可改善改善! 全晚共有一湯, 六餸, 一甜品!雜魚勝瓜湯...乳白色湯浸著勝瓜, 勝瓜剛好, 不過腍/硬, 由於等上一段時間才上菜, 這道熱湯令人暖暖腸胃,
於是星期五旁晚便跟老公揸車約六點半做到達, 並且泊了在旁邊的免費停車場, 只可惜師傅話有些材料臨時要遲一點才送到, 我們便唯有在附近四處(吉慶圍、錦田一帶)走走吧! 大約七時返回餐廳, 吳師傅請我們到一間專賣木傢俱店舖稍等, 那兒冷氣充足 (只有我們二人吧), 當晚還有兩張10人及一張6人枱, 另一侍人拿了一壺茶給我們, 我們等呀等, 看完一個又一個節目, 直至約接近八時左右, 當其餘三圍桌子也坐滿, 才開始上菜, 噢…明白了, 原來每晚菜式也是一樣的, 奈何在安排方面卻有點失當, 如果預先通知我們, 也無需客人等上成個鐘吧! 此方面應可改善改善!
全晚共有一湯, 六餸, 一甜品!
雜魚勝瓜湯...乳白色湯浸著勝瓜, 勝瓜剛好, 不過腍/硬, 由於等上一段時間才上菜, 這道熱湯令人暖暖腸胃, 但吃不到什麼太鮮的味道!
南乳咸菜蝴蝶腩...南乳味夠香, 但咸味更濃, 蝴蝶腩唔太腍, 不過就有埋軟骨, 不同質感, 可惜在太鹹!
東江豆腐...二人四小件, 也夠了, 因為炸物不是我們所好, 餡料夾著鹹香, 豬肉, 好軟滑, 外皮脆脆, 做得不俗!
酥炸九肚魚...不知是前菜還是應計在小菜一欄, 我們看到又是脆漿包裹著嫩魚肉, 不禁令人想起創發的蒸九肚魚, 一碟六七條, 真的外脆內軟, 大家也不想浪費, 於是"掃"光光了, 但說是遲那時快, 侍應又遞上一碟, 我們推卻, 但他說是廚師請我們吃的 (可能是補償吧?) OH No…
炒螺肉...西芹 + 螺肉 + 合桃 + 蝦 + 菇等材料混炒而成, 雖說佐酒佳品, 但其實每種材料也炒得不夠好, 不想浪費, 於是將2/3裝入保鮮盒內作明日晚餐!
糥米水鴨...正當我們估計二人會否也能有一隻"全"鴨? 水鴨已搬到我們面前, 雖說個子小小, 但我亦深信我們一定沒法完成, 如此情況, 我們將水鴨分成一半, 也把半個牠搬回家吧, 說回水鴨…一把普通的餐刀, 輕輕地切下去已能將牠分為幾份, 鴨肉好腍好腍, 好入味, 上次在"得龍"吃到的八寶鴨肉是"嚡"的, 無得比啦, 只可惜在鴨內的深深處…糯米仍硬實, 外圍夠腍的就好黏口, 印象中還有鬆化的栗子釀在內!
紅燒鰂魚...當我在休息之際, 侍應又再一次嚇我了, 那條鰂魚跟隔離十人枱的細不了多少, 於是又再一次夾起一半裝盒, 其餘的頭尾留下, 肉很嫩, 但我們仍覺得以"蒸"來烹調魚肉是最合適, 鰂魚首先以油炸起, 外皮很硬, 再以汁炆煮, 伴了很多很多大蔥, 很香!
紅棗糕...當隔離上了甜品, 埋了單之時已接近十時了, 我最期望的甜品卻仍未上, 便厚著臉皮問問, 侍應也很快手地拿了四件紅棗糕, 熱辣辣的糕點放在口內, 嘩…沒法子形容感覺, 它比起第一次在大榮華吃的馬拉糕更深刻, 熱不在講, 煙煙韌韌, 又不會黏口, 清清甜甜, 我的第二個胃即騰出空間吃掉第二件,聽到隔離枱問能否預訂…好似有…不過…可能要在星期五六日營業日才能多做!
整體來講, 食物是很足夠, 我們的份量應可分三餐, 有些餸菜仍有進步的空間! 這次私房菜讓我吃到每道菜也是剛做起的, 我們在店內涼著冷氣, 吳師傅就在外頭廚得滿頭大汗, 真的辛苦哂! 地方本是店舖, 也很企理, 最後, 希望時間的安排可以稍為跟客人協調一下, 就真的長做長有!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