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5-10-29
3951 views
在我心中「吃牛扒」很是一回事。最好有英俊的侍應, 穿畢挺的制服從旁照料; 桌上舖的是雪白熨直的餐桌布, 燭光忽明忽暗的, 食物看得清, 臉上的暇疵卻是朦朦朧朧; 透明的高腳酒杯之內注入艷紅的酒液, 就算不懂飲, 拿來晃晃, 聞下酒香, 也是好。餐廳之內衣香鬢影, 麗人輕笑含媚, 好一個不飲自醉的晚上!不過, 要去得高級的扒房吃飯, 氣氛總是會有點拘謹。而且少不免要在衣櫃之內尋出久久沒穿的戰衣(並祈求依舊穿得下), 化個妝扮一下淑女。這對我來說難道甚高, 莫說「戰衣」乃是子虛烏有, 平日大笑姑婆如我要做出輕嚐淺斟的樣子, 就好比拉牛上樹, 難也。幸好還有一個地方讓我可以穿T-Shirt 踢拖, 隨性想起就可以衝過去吃 - 位於中上環九如坊的立食牛扒店 - Metal Steak。感覺似在貨櫃箱之中的......立食牛扒店Metal Steak 剛剛開店的時候有朋友去過, 真的要站著吃。不過經營個幾月, 就從善如流地加入了高櫈, 讓我們這些好吃懶站的, 多個依靠。也是一個好事, 畢竟立食文化在香港還未興起, 而店子之內空間也是夠, 讓人坐坐, 是好事。揀肉 > 切肉 > 磅
最好有英俊的侍應, 穿畢挺的制服從旁照料; 桌上舖的是雪白熨直的餐桌布, 燭光忽明忽暗的, 食物看得清, 臉上的暇疵卻是朦朦朧朧; 透明的高腳酒杯之內注入艷紅的酒液, 就算不懂飲, 拿來晃晃, 聞下酒香, 也是好。餐廳之內衣香鬢影, 麗人輕笑含媚, 好一個不飲自醉的晚上!
不過, 要去得高級的扒房吃飯, 氣氛總是會有點拘謹。而且少不免要在衣櫃之內尋出久久沒穿的戰衣(並祈求依舊穿得下), 化個妝扮一下淑女。這對我來說難道甚高, 莫說「戰衣」乃是子虛烏有, 平日大笑姑婆如我要做出輕嚐淺斟的樣子, 就好比拉牛上樹, 難也。
幸好還有一個地方讓我可以穿T-Shirt 踢拖, 隨性想起就可以衝過去吃 - 位於中上環九如坊的立食牛扒店 - Metal Steak。
Metal Steak 剛剛開店的時候有朋友去過, 真的要站著吃。不過經營個幾月, 就從善如流地加入了高櫈, 讓我們這些好吃懶站的, 多個依靠。也是一個好事, 畢竟立食文化在香港還未興起, 而店子之內空間也是夠, 讓人坐坐, 是好事。
有別於傳統的牛扒店, Metal Steak的食用份量是由自己決定的。先揀好了自己想吃的肉類, 再和師傅道出想要的份量。待師傅切好、磅過重, 才去counter 付錢的。價錢就以gram克做單位。切幾多吃幾多收費就幾多, 非常均真。
怕不怕師傅「不小心」切多了肉, 逼你啃掉? 當天我點了A4和牛肉眼扒和西班牙黑毛豬扒各250g, 師傅手起刀落, 誤差為10g以內, 算是非常準確囉。所以真的不用太擔心啦。
文章的題目上寫著250g, 是因為小妹吃過之後覺得250g (約8.8oz) 的肉食重量還蠻適合我的。如果你覺得自己很能吃, 不妨多再叫一點; 如果自認是胃口小的人, 就叫200g吧。要不和朋友合吃一份, 也是可以的。
店員見我在窗子之前垂涎欲滴, 又被大火嚇得一跳一跳的, 心中大概覺得我很好笑吧, 也忍不住要和我說說話。聽他說, 這個爐子之內藏著的是火山石, 爐子的溫度極高, 最高可以去到1000度呢! 非常誇張。所以烤牛扒的話往往兩三分鐘就可以烤好, 速度很快。
萬眾期待的進食時間終於到了, 在我面前是一塊厚厚的西班牙黑毛豬。黑毛豬即是伊比利亞豬, 身為野豬的它油脂分佈平均, 也因長期在野外吃橡果, 肉質充滿彈性而且味道濃郁。聽說, 伊比利亞豬更會因豬隻食用橡果的年期(即幾歲開始吃橡果, 佔豬生幾多%?)分作三個不同的等級Bellota、Recebo、Cebo, 質量控制非常嚴格呢。
沒有問Metal Steak這塊豬是屬哪一級, 不過, 就聽從了他們的意見沒有點全熟而要了五成熟。
10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也不是別人說甚麼我就聽信。只是在聽他介紹這豬的時候, 我忽然想起有一次我在Bread Street Kitchen & Bar 吃了一塊人生之中最最最最最嫩的豬扒, 雖然餐廳沒有告訴我那是煮到甚麼程度, 但從色澤到口感來看, 絕對是半生熟無誤。
當時都死不了而且那味道一直忘不了, 不証明了好豬真的應該吃半生熟嗎?
雖然原味豬肉已經令人非常的滿足, 但還是會想大家試一下加入果香黑醋來吃。趁鐵板還是熱的時候淋一點黑醋到豬肉和鐵板之上, 高溫使黑醋氣化, 釋出濃郁的果甜香 - 和黑毛豬的肉香非常的匹配! 微酸的醋令你更為胃口大開, 哎, 我想, 這樣的豬, 我一個人吃500g也不是問題。
事實是當我一開始吃以後, 手就沒有停下來。一直到吃完一整份, 也不過是十多分鐘的事。看著鐵板上的豬骨, 深深的明白「意猶未盡」的真意。
A4和牛肉眼扒
3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還好可以吃朋友的肉眼。和牛肉眼的油脂不少, 燒製過後油份化去滲入牛肉之中, 口感特別的豐腴, 柔軟。輕輕的咀嚼, 感受牛肉在口中化開, 人生一大樂事也!
因為和牛油份比較重, 單吃很容易覺得太膩, 不能不加配白飯以作平衡。而且當牛油混和甘甜的白飯一同送入口, 那香氣又顯得不盡一樣, 個人很為之而著迷呢。吃沙律平衡油膩感也是很棒, 不過餐湯竟是厚實的蘑菇湯, 硬是覺得有點別扭。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