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59
50
Level4
講到蘭芳園, 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 奶茶? 鴛鴦? 西多士? 菠蘿油? 還是什麼牛尾湯通呀?? 不過自從吃過這次之後, 我可以肯定我的答案一定是"私房菜"! 個人來說, 從來進出蘭芳園都是速戰速決的。可是就從未知道原來上環信德的這家蘭芳園卻有家貴賓房, 每天晚上都可招呼到一圍的客人。然而這次因親愛的友人與之稔熟, 所以才可來這裡一路相約朋友酒聚, 一邊品試其手藝。不到七時半入席, 貴賓房居中一張大圓枱, 能坐15-16人。房中其他位置依然寬敞, 大家可在旁桌放袋之外, 活動位置也不少, 自由走動的限制不多。入座不久, 餐廳便端來這個乳豬全體。我只能用上一個不太專業的用詞來形容這個, "這隻乳豬很大隻!" 事實乳豬真的比平時吃到的大隻約20%, 皮下的肉層也厚吋多, 所以吃下有啖啖肉的感覺。然而可幸的是當中吃不到有雪味, 而且肉質吃來彈性口感也可以。外層皮故然脆口, 脂肪適中, 感覺亦沒有油膩與滯口感, 然而更有少少的焦香, 感覺不錯。接下來的是一個蒜蓉粉絲蒸扇貝, 餐廳用上較為大粒一點的。相對, 蒜蓉粉絲則較少, 整體也不會太鹹。可是扇貝火候時間有點過火, 肉質雖厚重, 但是整體質感有
Read full review
講到蘭芳園, 第一時間會想到什麼? 奶茶? 鴛鴦? 西多士? 菠蘿油? 還是什麼牛尾湯通呀?? 不過自從吃過這次之後, 我可以肯定我的答案一定是"私房菜"! 個人來說, 從來進出蘭芳園都是速戰速決的。可是就從未知道原來上環信德的這家蘭芳園卻有家貴賓房, 每天晚上都可招呼到一圍的客人。然而這次因親愛的友人與之稔熟, 所以才可來這裡一路相約朋友酒聚, 一邊品試其手藝。
140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不到七時半入席, 貴賓房居中一張大圓枱, 能坐15-16人。房中其他位置依然寬敞, 大家可在旁桌放袋之外, 活動位置也不少, 自由走動的限制不多。入座不久, 餐廳便端來這個乳豬全體。我只能用上一個不太專業的用詞來形容這個, "這隻乳豬很大隻!" 事實乳豬真的比平時吃到的大隻約20%, 皮下的肉層也厚吋多, 所以吃下有啖啖肉的感覺。然而可幸的是當中吃不到有雪味, 而且肉質吃來彈性口感也可以。外層皮故然脆口, 脂肪適中, 感覺亦沒有油膩與滯口感, 然而更有少少的焦香, 感覺不錯。
11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接下來的是一個蒜蓉粉絲蒸扇貝, 餐廳用上較為大粒一點的。相對, 蒜蓉粉絲則較少, 整體也不會太鹹。可是扇貝火候時間有點過火, 肉質雖厚重, 但是整體質感有點過老。
74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其實我們是以酒眾為主, 所以對於湯羹的訴求一向並不大, 然而餐廳在訂菜時卻特別推介這個杏汁燉白肺湯, 所以也得試試看。杏汁白肺飲過不少, 當中印象最好的要數到頂好的那次精品晚飯。然而一般做得不好的原因是: 一, 杏仁未打得夠滑, 口中依然吃到細細的杏仁粉狀, 甚至有些直接以杏仁粉開出來; 二, 白肺洗過後沒有將水完全擠出, 令湯味不能滲入肺中之餘, 也帶一點點微微的腥味; 三, 因杏仁鮮味略濃, 有些餐廳會過份加入調味品, 以令湯身過鹹或過甜。

然而這個杏汁白肺湯也維持一個不錯的高水平。杏汁味濃而明顯, 但沒有粒粒的粉狀口感。白肺入味, 外層稔軟, 而嚼後有彈性, 味道有鹹香而不腥。只是覺得湯身味道略偏鹹一點, 不過依然能應乎, 的確是個很不錯的湯羹。
82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再來的是這個蝦多士, 餐廳上菜時一直強調蝦多士用上了鮮打的蝦膠。要將鮮草蝦一隻隻去殼, 然後慢打成膠, 之後再加上切成小段的蝦肉粒。因這樣的做法功夫較花功夫, 所以一般吃到的都只是草草打過便算的現成蝦膠與大隻的蝦肉。而事實上是以這樣的用料與功夫做出來的蝦多士, 的確比之更有彈性, 口感嚼勁更好, 入口也有蝦的鮮香味。再襯托在下的多士被炸至金黃脆口, 一口咬下也是鬆化得可口, 這絕對是一味好菜。
68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老實說, 試過前幾味菜式都算是不錯, 心下信心大增。不久, 接下來又是另外一道功夫菜。這個蝦籽柚皮扣鵝掌, 賣相雖然不算很好, 但是上桌時已能感受到蝦籽的微微香味。大盆的柚皮有四半, 匙羹突入碟中, 將已分成幾小件的柚皮拉出, 以"目測"的方汰來看, 茨汁不稀不稠, 應可有不錯的口感。

入口質感果然, 紅燒茨汁有濃香而微稠, 但不漿口, 掛在柚皮上的力度也不錯。柚皮入口有鬆代感, 但依然能感受到其纖維組織, 但口中卻無渣。蝦籽用量不少, 雖未能吃到一粒粒的脆香, 但是也有其不錯的鮮味。味道上, 從茨汁掛力中而濃口之中, 柚皮味道入味而濃, 這樣的功夫菜式最怕還是有渣而苦, 或是浸泡過度而欠質感, 不過這個做得恰到好處, 效果極佳。而紅燒汁扣的鵝掌又炆得淋, 可是皮仿有不錯彈性, 而軟組織稔淋, 也不錯。
51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再來的是這個香酥荔芋盒, 用上了打得滑滑而帶少許黏口的荔芋蓉, 將其上粉酥炸。賣相金黃色, 效果可以, 不過看來酥炸不算太鬆的樣子。吃下, 口感脆而不酥, 個人還是較喜歡好的芋絲酥餅的口感, 重點可能還是反式脂肪。內在的芋蓉糯而漿口, 但芋頭香味不錯, 餘味亦長。整體來說, 雖不突出, 但效果可以。
77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吃肉也吃菜, 接著一個瑤柱扒豆苗, 菜式都只是普通得很的酒樓菜。可是這個私房比酒樓更好的除品質與價錢外, 用料也是比之足料。我也從未看過一個瑤柱扒豆苗用的瑤柱能近乎完全覆蓋豆苗的, 就好似蛋包飯中依在飯上的蛋漿一樣的無處不在。可是瑤柱卻吃來有咬口彈性, 有輕輕的韌度與之前同樣的紅燒茨底, 效果依然不錯。豆苗入口亦嫩, 而且菜用上上湯灼浸, 感覺鹹味而能滲到菜上, 味道也不錯。
49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與餐廳洽訂菜單的時候, 餐廳並非推介有什麼什麼的雞的菜式, 反而卻用上了這個豉酒皇乳鴿來替代之。乳鴿用上豉油皇浸, 入味香口, 但肉質依然嫩滑。乳鴿用上較大隻厚肉的級數, 肉嫩而可口, 皮下也有不少油脂, 一口咬下, 嫩油溢出, 味道可口。豉油皇香味惹味, 色深而不算太鹹, 以令乳鴿皮嫩而入味, 感覺濃口。
58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單尾來的是一個生炒糯米飯, 這個糯米飯雖然也算是炒得夠鬆, 但是比我吃過真正炒來的糯米飯還是差一點, 相信是先蒸後炒的。飯身先經隔水蒸軟, 之後落鑊再炒, 飯身也有粒粒的乾身散開, 可是因水份滲入飯粒較多, 所以飯身彈性始終不及。不過, 這個已經算是一個高水準的先蒸後炒的生炒糯米飯, 最少吃落爽口, 油多但不膩, 亦不滯口。配菜蔥花及花生是糯米飯經典配搭, 能帶出糯米惹味之餘, 爽口與脆口也提供不同的口感。
85 views
2 likes
0 comments
作為一班酒鬼, 甜品往往是我們最容易就忽略的一環, 因為甜品甜味會摧毀大部分乾口的葡萄酒。可是這個合桃露寧波湯圓卻有不少捧場客。合桃露稀稠度適中, 口中亦沒有太粉的質感, 合桃鮮香而入口細滑, 如飲奶茶般。湯圓外皮軟滑而帶點點能嚼的韌性, 餡料份量一般, 可是麻蓉口味依然香口惹味, 感覺不錯。
67 views
1 likes
0 comments
由於在蘭芳園飲奶茶是常識, 所以訂菜時也問問可否在晚餐尾段點上奶茶和菠蘿油。然而菠蘿油的提議被餐廳斷然回絕, 改而換上這個一口西多士。西多士做成兩節手指見方大小, 大約一節食指厚。外層金黃而附帶少少炸過的蛋汁絲, 入口脆而帶點軟, 是厚都包中夾著薄薄的花生醬。相比之前的小菜, 這個的味道與水平顯得微不足道。
52 views
0 likes
0 comments
年尾時間, 朋友們來個旗艦酒盲品, 一支'86 Ch. Leoville Las Cases依然不能令我滿意。有趣地, 兩瓶不約而同選定的Rockford Basket Press, 不同年份能看出不同效果。整體來說, 餐廳的食物水平的確是很不錯, 而且出品用料與功夫也是有誠意之作, 吃得相當高興。唯一是餐廳打烊時間較早, 大鐵閘到晚上十一時已關了大半, 令我們飲酒鬼吃得有點趕!
(The above review is the personal opinion of a user which does not represent OpenRice's point of view.)
Post
DETAILED RATING
Taste
Decor
Service
Hygiene
Value
Date of Visit
2014-01-05
Dining Method
Dine In
Spending Per Head
$400 (D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