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04-06-29
18 views
這家店經常排長龍, 因此好幾次過門而不入. 早幾天趁未到繁忙時間, 大約下午六時便與友人光顧. 我們點了:口水雞: 上桌時我們都呆了一呆, 若非是自己點的菜, 一定猜不到這個是口水雞. 只見一大泡麻醬淋在雞件上, 很努力才隱約看到少許辣油類物體. 味道嘛, 就是醉雞加上麻醬囉.小籠包: 包內水份充足, 注意是"水"而不是"肉汁", 現時好些上海鋪賣的小籠包都是這樣, 水跟肉好像各不相干似的, 十分古怪, 個人很不喜歡. 而且自問很少夾穿小籠包, 這次4隻裡頭竟穿了3隻-- 皮是薄, 但不夠"un"力呢.招牌紅燒肉麵: 跟吃慣的上海麵不同, 友人形容這個是略粗的伊麵. 紅燒肉頗肥美鬆化, 但不夠入味. 放下不久, 便看到湯被染紅了一片, 可想而知其色素之強勁.兩個人三個菜, 未算飽, 但已沒有意欲再試其他東西了. 結賬一百大元, 又一令我費解的長龍食肆.
口水雞: 上桌時我們都呆了一呆, 若非是自己點的菜, 一定猜不到這個是口水雞. 只見一大泡麻醬淋在雞件上, 很努力才隱約看到少許辣油類物體. 味道嘛, 就是醉雞加上麻醬囉.
小籠包: 包內水份充足, 注意是"水"而不是"肉汁", 現時好些上海鋪賣的小籠包都是這樣, 水跟肉好像各不相干似的, 十分古怪, 個人很不喜歡. 而且自問很少夾穿小籠包, 這次4隻裡頭竟穿了3隻-- 皮是薄, 但不夠"un"力呢.
招牌紅燒肉麵: 跟吃慣的上海麵不同, 友人形容這個是略粗的伊麵. 紅燒肉頗肥美鬆化, 但不夠入味. 放下不久, 便看到湯被染紅了一片, 可想而知其色素之強勁.
兩個人三個菜, 未算飽, 但已沒有意欲再試其他東西了. 結賬一百大元, 又一令我費解的長龍食肆.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