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full review
2014-05-13
2276 views
五月, 是下雨和煩燥的日子一如既往Pさま在典要出街不要宅在家畫槁想起還沒試過這間拉麵店趁天氣還好就衝進去嘗鮮吧!這間是以重蒜味聞名的混亂拉麵為免不知情者誤闖進來店家很貼心在門口貼了告示, 還中日對照但最重要的「不喜歡大蒜的人不適宜進入本店」並沒提到 orz薯知道你們在banner 上面寫了, 但像薯般對日文苦手的大有人在呀~就算是菜單相片中的拉麵的賣相也是極其粗豪芽菜在拉麵裡亂放, 麻甩味極重部份Menu 寫了中文翻譯~ 其他的看圖識字就好Pさま和薯在外排了 45 分鐘終於能入座一睹真身了整間舖主要以鐵皮, 木條和紙皮做裝修雖然店內是由日本人打理不過在細節上就流露了不少港式風情例如號碼牌不是用木牌而是用紙皮還有拉麵托盤用的是香港地道的銻碟!真的有整條魚浸在裡面呢 (敲敲)不過傳菜速度, 以拉麵店來說有點慢旁邊的客人好像快睡著了拉麵才送到來但師傅會拿起菜單核對資料挺用心不打緊, 美食是值得等侍的!topping 是超級新鮮磨的蒜蓉, 還沒吃下去已經嗅到濃濃的蒜味這間拉麵店使用的是粗麵, 而且煮得偏硬, 喜歡淋麵的人請繞路油脂超濃厚, 可以看到碗上一塊塊的豚背脂吧(右邊)? 大概是薯吃過最
一如既往Pさま在典要出街不要宅在家畫槁
想起還沒試過這間拉麵店
趁天氣還好就衝進去嘗鮮吧!
為免不知情者誤闖進來
店家很貼心在門口貼了告示, 還中日對照
薯知道你們在banner 上面寫了, 但像薯般對日文苦手的大有人在呀~
芽菜在拉麵裡亂放, 麻甩味極重
部份Menu 寫了中文翻譯~ 其他的看圖識字就好
終於能入座一睹真身了
整間舖主要以鐵皮, 木條和紙皮做裝修
雖然店內是由日本人打理
不過在細節上就流露了不少港式風情
例如號碼牌不是用木牌而是用紙皮
還有拉麵托盤用的是香港地道的銻碟!
不過傳菜速度, 以拉麵店來說有點慢
旁邊的客人好像快睡著了拉麵才送到來
但師傅會拿起菜單核對資料挺用心
不打緊, 美食是值得等侍的!
這間拉麵店使用的是粗麵, 而且煮得偏硬, 喜歡淋麵的人請繞路
油脂超濃厚, 可以看到碗上一塊塊的豚背脂吧(右邊)? 大概是薯吃過最重油脂的拉麵店家了
薯是點正常份量的, 不知道如果客人點了三倍背脂先生會怎樣? XD
不過湯頭裡加了辣椒粉會有點微辣, 剛好可以去油膩平衡一下
果然是很男人的店, 薯覺得吃這個應該是這樣的心情:
上班/上學時被人激得一肚子氣
在放工/放學後的深夜
來這裡大口肉‧大口油‧大口蒜的吃吃吃
把一天的煩燥都拋到腦後吧~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