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不足兩點到達小肥羊輪候,卻已經有極多的大叔大嬸和情侶在守候了
柴娃娃團被帶到二樓的區域一張大圓桌,那是一光有著自然光、舒服的用餐環境,空間非常寬敞,單是一層應該可以容納約百多人,卡位亦相當多,而且還靠著落地大玻璃,能夠把旺色鬧市景象飽覽無遺,頓時有感遠離煩囂,能作一小休:)。無論是二人、四人、八人都有座位供應,絕對有一位置能滿足各位的需要,加上店家用上綠色桌布,令眼睛更為放鬆舒服,能在如比輕鬆氣氛下進餐,也是人生的寫意事情之一。
將慣例清潔餐具的工作完成後,大家就拿起筆在點心紙上「埋頭苦幹」,相信大家都已餓壞了:)點心在約五分鐘後逐一送上,總計今次我們共吃了22款點心!小妹就為大家作一簡單評價吧
無論是形狀、餡料或醬汁,皆有別於一般的中式春卷,店家於外觀方面花了少許心機,兩棵翠綠的植物為主角減輕了油膩感。可惜他實在太像裝飾品,使我們均遺忘了他...到留意到時春卷已經徹底冷卻了,不過溫度轉變也改變不了他不及格的事實。雖然春卷皮仍帶有香脆口感,但蒜香並不存在,除了油益味我只嚐到沙拉醬本身的味道,而且內裡餡料極不足夠,咬開的確能看到肉碎末,然而放於口中卻似有還無,我大概不會再點吧:(。

都不知有多少年沒有吃過鮮蝦腸粉,這道點心一向擁有點心界的大點、甚至特點的地位,價錢之貴每每使小妹和家人另投叉燒腸和牛肉腸的懷抱,現在能夠不理價格隨便叫,當然要叫個夠本

一份清炒時蔬份量不太足夠,且不太特別,菜心配以蒜泥一同炒開,帶點惹味,不過只為了減輕點心的油膩感。而咸水角一客三個,「體型」比以往吃過的小,外殼不算油膩更富糯米香,內裡餡料有肉碎、蝦乾等,味道和份量略嫌不足,不過整體來說也可以接受:)濃湯瑤柱湯餃小妹則沒有吃到,但單看外觀貌似幾吸引,應該可以一試。
![香口的炒時蔬及咸水角=]]](https://static5.orstatic.com/userphoto/photo/2/26F/00FHMO2BFCD63D5B55501Flv.jpg)
小妹一向是蒸粿的熱愛者,圖中所示的兩款蒸果皆是我心頭好之一。先講講粉果,體型較我見過的大,外皮厚薄剛好,不會出現摺位特別厚粉的情況;但味道就以淡味為主,沒有了傳統潮式粉果的咸香,當中還有我最怕的莞茜,印象一般。對於鮮蝦菜苗餃就比較開心,眾多豆苗充斥著整個餃,豆苗明顯用上湯煮至軟稔,非常入味更沒有絲毫草青味,值得一讚

這是一客不錯吃的點心,金錢肚的份量雖然不算多,但金錢肚全都很入味而且很軟身,食落彈牙不un易咬開;最欣賞的是其醬汁香濃,小妹不才,說不出他用了多少種醬調味,但明顯有黑椒的香和沙茶醬的微甜,的確好吃,下次會再點:)。






之後是沒有相片但吃過的點心:
紅油抄手做得並不出色,較子皮厚身像一般水較,而且辣油不香,失卻了紅油抄手的精髓...而叉燒腸的叉燒較乾身,豬肉味不重,只屬一般~蘿蔔糕則幾香口,能吃到頗多蘿蔔絲,不算多粉。
這些是小妹沒吃但朋友略評的點心:
豬肚絲報稱麻辣,然友人一言指出他完全沒辣味,不算特別;牛肉球像是好普通。炒飯油光閃閃,不太健康;咖哩魷魚就不清楚了。
總括來說,這是一次非常開心的聚會,不但能暢談一番,與許久沒見的好友重聚,更能任食點心,而且質素不差!可以考慮再次光顧,確是個適合柴娃娃的好地方









